生活中许多人总认为做厨师的人,都是没有文化的人,也是没有头脑的人,他们只会炒菜,他们只会杀鸡,他们也只能会做馒头。>
他们不仅仅肥头大耳,而且大腹便便,是十足难看之人。>
有朋友问尔聪;“你做了这么多年厨师,怎么没有发胖”?>
如果不能盈盈一笑,而且还能说什么好,可想而知“我是厨师,我就应该发胖吗”?>
厨师很苦,也很被人瞧不起。然厨师工作也是一种艺术性工作,他更是工程师。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不仅连城,而且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在鄂西宾馆有很多厨师,上级别的厨师就有好几位。>
张地婆就是特级厨师,不仅会各种雕刻,拼盘,炒的菜色香味形俱佳,煨汤,且味口适合所有裁判,还会写论文。>
他出自栖凤饭店,后来来到鄂西宾馆,是宾馆的头块招牌。>
他为人十分叼,且脾气怪癖,既不吸烟,也不打牌。说一句你没听懂,就不会说二句。>
倒是对于尔聪很器重,多少次教狮子龙鱼,烩海参,爆炒腰花做。一上班就喊在他身边,帮忙找雕刻需要的材料。>
据说覃主人,吴师傅都是一级厨师,倒是没见覃师傅做过什么雕刻,拼盘之类或者炒菜。>
吴师傅就不同了,一有高级客人就是他拼盘,雕龙画凤,不仅像模像样,而且栩栩如生。是鄂西宾馆响当当的高级厨师,人人都尊敬他,闻名于州外。>
李师傅出国留学到日本,虽胖胖地,回国带回家许多电器,师傅们都非常羡慕,许多特色菜非常好吃。不仅会彩拼,而且是日本客人首选的三级厨师。经常,吃他做的鸡哈豆腐,越吃越有味,简直一绝。>
康师傅三十八岁才学习厨师,原来是民办老师,经常在宾馆做杂工。有时候需要人帮忙,这样就与打杂的谭老师傅入行了,后来替代了吴师傅的膳食部副主任了。>
他是一级厨师,不管是刀功,炒菜,雕刻,拼盘与大家的摆在一起,格外显眼。>
其实,他也是临时工,工资才九十多块钱,却管理拿三百多元工资的人。只不过后来转正了,对于他来说实至名归。>
第一次看见他排菜犹如探囊取物,黑板字特别漂亮,其方块字至今没有看见过。>
与他为人处世一般,公公正正,有始有终。>
他常常第一个踏入宾馆食堂的师傅,也是走在最后的一个师傅。斯斯文文,不拘不俗。其他师傅一去就是扯卵谈,而他找这找那,而且带头搞环境卫生。>
每天都有创新菜,晚上坐在卧看书学习,苦思。有很多菜谱书籍,杂志,是十足的艺术爱好者。且不爱说多话,来来去去,去去来来,安排灶上的,案上的有条有理,头头是道。>
其刀功非常了得,丝丝,丁丁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后来,尔聪被安排与谢师傅,郑师傅一起炒菜。>
二楼又是柴油灶,杂音特别大。地方又窄,他把菜抓好,一桌的,两桌的。>
四面八方的客人,就有千万种做法,鄂系菜也是八大菜系之一。>
鄂西不是武汉,人们爱吃麻辣味。所以,经常性出现康师傅喊“清淡点”。>
其当时最常爱做的烩海参小白菜心,猪蹄筋白菜心,宫保鸡丁,玉米排骨汤,腊踢炖海带,糖醋鱼,窟窿鸡块,鱿鱼爆炒。>
厨师也是一种行业,行业也有行业的规矩。>
八十年代末期,是改革开放与计划经济时代的交替期。什么都存在改革的需要,在那封闭,守旧,窝里斗的地方,无非是能吼,能下苦力爬起来的干部,即使有人在机关工作,不是接班,就是出身于贫下中农,一般好事都有人拖后腿。>
就尔聪的智力,当时的文化程度,在那地方数一数二。如果也是一名优秀的老师的人选;如果能够成为一名干部,其清廉,正派,灵活,善于处理生活中的纠纷事务,是许多站着位子不拉屎的公务人员值得学习的。>
如果能够成为一名老师,其文学原创,会成为鼎鼎大名。他做一行爱一行,师傅们经常表扬他聪明,勤劳。>
一开始进入宾馆,别人休息,他去杀鸡,别人下班,他去破鱼,别人一人一岗,他岗岗参与。有人需要帮助,就义不容辞。>
并不关心政治,也不在乎既得利益。只不过想有一份安稳的工作,让自己有稳固的收人,养儿育女,建设家园。>
也有州府干部家属碰巧求其帮忙杀鸡,破鱼,炒一些自己带材料的菜。后来熟悉了,经常喊去小洋楼玩,在家里弄一些可口的菜肴。>
有时听说尿素不好弄,没多久一吨尿素指标就到手了。>
厨房有王师傅说;“尔聪你与管机关的领导家属关系这样好,文化又高,赶快求他们帮忙转正,或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