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6000米,观察雷达未发现敌人防空武器!请求下降2000米投弹!”
“请求未被准许!发现敌人运输车队立即投弹!撤退路线有变,有雷雨云层!方向24°2,高度9842!发现敌军立即脱离战场!好运!”
“收到!明白!”虽然嘴上着,但是苏24飞行员佩斯科夫嘴上接受了命令,但是心里还是很担心这次的炸弹再次投偏。
因为他们携带的是a-500制导炸弹,该炸弹虽然是激光制导,但是必须要有激光束照射目标才可以精确命中。
而在稍微恶劣的天气下就无法精确命中,而且必须要由地面单位协助,轰炸机自身是无法完成精确制导投弹的。
而现在的情况是俄罗斯并没派出地面部队支持,这种限制诸多的落后炸弹就只能靠飞行员的训练感觉和经验,以及最重要的运气来决定命中与否了!
而且苏24是战斗轰炸机,犯有俄罗斯以及前苏联军队的通病!从设计思路上就存在严重的缺陷,就如同“库兹涅佐夫号”和胎死腹中的“瓦良格”一样,俄罗斯总想用一个武器去实现多功能,甚至是全能。
发展出“库兹涅佐夫号”这一级别的所谓载机重型巡洋舰。因为前苏联海军无法负担如同美国一样的庞大的航母编队费用,不能配备相应足够数目的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而形成航母舰队的综合战力模式。
但苏联又有强大的核潜艇力量,就想依托强大的核导弹潜艇形成航母战斗群,与美军的庞大航母编队抗衡。
这样就要求航母自身要有强大的防护能力,能够防空还要能够反舰,必要的时候还要能够反岸基目标的攻击。
这样就造成了航母的职责不明确,分工过于繁重复杂,反而使其本来自身的舰载机群攻击任务,被大大的缩减。
6座0毫米火炮
24座--9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
1座12联装--19“花岗岩”远程反舰导弹垂直发射装置
2座-型深水炸弹发射装置
-1“喀什坦”炮弹合一近防系统
10架-10诱饵发射器
2架-2诱饵发射器
4面“天空哨兵”有源相控阵雷达
-10“顶板”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
2台-20对空搜索雷达
-45型舰壳声纳
4台-60型--9舰空导弹控制系统
8台-型--11舰空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