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派对(1/2)
作者:仁无爱
叶云乐观的态度并没有感染到尤朋和马林,他也知道,光凭几句话就让别人信服也不可能,最终,还是要靠成绩说话。
要不现在就琢磨琢磨怎么拍一部电影?只是上辈子压根没干过,这辈子么,留学之前倒是参与过这方面的工作,看来先得好好练练手艺,先把电影制作到底是怎么回事搞清楚再说吧。
叶云的思维一下跑远了,尤朋和马林却当他的话是痴人说梦,他们不是没见识的人,来到美国之前,他们看过一些国外电影,有美国的,有日本的,也有欧洲的,当然也包括尚未回归的萫港,中国跟这些地方的差距太大了,他们根本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超越对方的那一天。
眼下是1985年,吴汉刚刚凭借《杀戮战场》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是第一个获得这个奖项的华人,成为全世界华人的骄傲,也是他们这些人的偶像。这年的九月,《时代周刊》将会列举毛邓时代的区别,告诉世界,那片大陆正在经历一场剧烈的变革,时代已经不同,以前东方与西方互相隔绝,现在中国要融入世界,适应西方的游戏规则,他们在大开眼界之余感到茫然无措,以往的自尊与骄傲全然不见,许多人见到西方文明的第一眼,就已经缴械投降。
不如人家呀,差距太大了!
马林听了叶云的话,不但没迸发出啥战斗激情,反而愈加悲观。他一向是自诩有头脑有思想的文艺家,认为中国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客观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与西方的差距,老老实实的埋头苦干,而不是像叶云这样,志大才疏,好高骛远,倘若国人都像他这么自负,那中国还有什么希望?
他自觉有义务给这位同胞泼泼冷水,说道:“我们先别说追赶美国,就说萫港这几年电影越来越火爆,拍出来的东西不但能在东南亚大卖,日韩欧美也有一席之地,许多人都将那里称为‘东方好莱坞’。你觉得,我们的电影什么时候能赶上萫港?”
叶云回答:“最多二十年,东方好莱坞就得在我们身后追着跑。”
马林和尤朋对视一眼,都笑了,他俩都去过萫港,密集的摩天大楼是他们对那个地方最直观的印象,内地没有一个城市能与之相比,大陆的落后是全方位的,而改革却总是步履蹒跚,他们无数次的问过自己:大陆什么时候才能像萫港这么发达?竟然说不出答案,尤朋乐观一点,觉得五十年应该可以,马林直接就绝望了,被落下,再追赶就难了,可能大陆永远都达不到萫港的水平。
至于大陆的电影,更不知猴年马月才能赶上人家。马林每次想到这个问题,脑海中就沉重的蹦出四个字——有生之年。
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等到超越萫港的那一天吗?
像叶云这样的人,马林在国内见过很多,他们受七十年代宣传教育的影响,胸中充满战天斗地的豪情,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是强大的,可以轻而易举的赶美超英,不把西方世界放在眼里,张口闭口就是我们如何人多力量大,如何奋发向上,我们的制度是最先进的,文化是最有活力的,我们早晚要把西方踩在脚底下,那一天已经不远了!
他们根本看不到跟人家的差距,看不到自身的缺陷,看不到世界的变化,马林最看不起的就是这些人,闭着眼睛说老子天下第一,愚昧的国人啊。
现在,叶云也被他归入愚人堆里去了。
深感失望的马林不想再跟叶云说话,倒是尤朋,追问了一句:“那你觉得中国什么时候能赶超美国?”
叶云稍稍沉吟,说道:“这个就不好说了,反正也只是时间问题,如果只论票房,也就是三四十年的事,到时候,中国的电影市场就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马林简直要笑喷了,尤朋却很有兴趣的接着问:“哦?三四十年?那就是2020年喽?啧啧,那你觉得到时候中国的电影市场有多大?”
叶云歪着脑袋回忆了一下前世看到的数据:“大约120亿美元吧。”
“哈!”马林终于笑了出来,只是没有半点乐呵,声音中满满的都是冷嘲。
他的父母都是影视行业的老人,从小耳濡目染,接触到了许多业内人士才能知道的数据情况,中国大陆这么大的市场,去年一年也不过13亿人民币的票房总额,换算成美元,只有5亿多点(84年的官方汇率,1美元兑换2.3元人民币),如果按照黑市汇率结算那就更少,美国呢?最近几年北美市场大概有40亿美元,中国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到,三四十年后能达到如今美国的水平就是奇迹了,还想超过美国,达到120亿?这简直是无知到没边了,你当中国的每部电影都是《少林寺》?
马林对这个无知无畏的家伙已经绝望了,看向叶云的目光,用后世的话说,那就是“何弃疗”。
不仅马林吓到了,连一向乐观的尤朋也无法接受,他跟马林一样,都认为叶云这完全是不知天高地厚,心中同时泛起一个念头:这么一个狗屁不通,就知道胡吹瞎侃的家伙,也能来美国留学?这都什么事!
自己一番高瞻远瞩不仅没能得到别人的认同,反而被狠狠鄙视一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