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宫城大殿。
皇上朱棣坐在了龙椅上,看他的样子十分的疲惫,最近都没有休息好。
自从诸位大臣提议,再对八城难民救济的时候。
皇上朱棣便犯了难。
国库空虚,还要北征。
对于大明而言,钱粮都是一个大问题。
“赵王,你来给朕说说。给你三百两赈灾,你赈的什么灾?八城难民都暴乱了!”皇上朱棣坐在了龙椅上,他的眼眸爆出了一抹寒芒。
皇上朱棣大怒,他抬手重重的拍着龙椅。
啪。
随着一阵沉闷的声响,皇上朱棣又喝了一声,“赵王,你还不滚过来!”
闻言,大殿上。
诸位大臣不敢多言,他们纷纷低着头。
赵王朱高燧立刻跨步而出,他连忙跪在地上。
“父皇,此事不怪儿臣啊,是这些难民贪得无厌,明明都给了那么多的钱粮。”赵王朱高燧心头一颤,他重重叩首。
皇上朱棣听了这话,他阴沉着脸。
“左中明,赈灾之事,是你来协助的,可有此事?”皇上朱棣问道。
“回皇上的话,确有此事!”户部尚书左中明连忙应了一声。
皇上朱棣阴沉着脸,他眉头紧锁。
“好啊,既然如此,赈灾之事就不要再议了。这些乱民再敢胡来,杀无赦!”皇上朱棣眼中爆出来了一抹寒芒。.ξgyuxt.e
皇上朱棣已经失去了性子。
既然这些难民无比的贪婪,杀了也罢。
“父皇,英明!”汉王朱高煦清了清嗓子,他朗声道。
汉王和赵王,本就是一派。
如今这个时候,汉王朱高煦一定会站出来。
随即,正所谓是一呼百应。
赵王和汉王的人,全部都站了出来。
“皇上英明!盛世大明!”诸位大臣们,纷纷站了出来,他们行之大礼。
望着这一幕,杨阁老脸色难看。
可是,朝局中。
赵王和汉王势力强大,杨阁老也无能为力。
“父皇!万万不可!”太子朱高炽连忙上前,他跪在了地上。
“为何?”皇上朱棣眉头紧皱,质问道。
“盛世大明,百姓才是根基。八城的难民若是不救,大明危矣!”太子朱高炽重重叩首,他觐见忠言。
听闻此言,皇上朱棣脸色难看。
皇上朱棣抬手重重拍着龙椅,“大胆,这是说的什么胡话!”
见着皇上大怒,太子朱高炽重重叩首,不敢抬起。
“父皇,儿臣所言,都是实情,更是为了大明江山。”太子朱高炽沉声道。
皇上朱棣微微一愣,他沉思了许久。
这一刻,大殿之上,诸位大臣不敢开口多言,他们皆是低着头。
而在这个时候。
内阁首辅大臣杨士奇却站了出来。
“皇上,太子殿下说的对。大明之所以能够盛世,全都是因为有百姓支持,正所谓,得民心者,可得天下!”杨士奇行之礼仪,他跪在地上道。
皇上朱棣俯视着杨士奇,他阴沉着脸。
杨士奇感觉气氛压抑到了一个极致,他忽然闭嘴不言。
“杨阁老,你继续说。”皇上朱棣幽幽道。
“皇上,老臣觉得,百姓该救,赈灾该做。”杨士奇缓缓而言。
此言一出,杨士奇立刻行之跪拜大礼,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杨荣、杨溥紧跟其后,“皇上,臣等附议!”
内阁的诸位大人,正是以杨士奇为首。
杨士奇已经站了出来,内阁的大人自然也附议。
“皇上,臣附议。”
“皇上,臣也附议!”
“皇上,臣等附议!”
内阁的群臣跨步而出,他们一行人纷纷跪在了大殿之上。
这一争斗,正是朝中三派。
其一,以太子朱高炽为首,仁义为民一派。
其二,以赵王朱高燧、汉王朱高煦,两人为首的暴政一派,拥护他们的,皆是军中官员和将士。
其三,以杨士奇为首的内阁一派,这些人多为儒家子弟,受尽儒家思想,他们自视清高,瞧不起像礼部尚书魏泽川,这种立场不明的墙头草。
见状,赵王朱高燧和汉王朱高煦,皆是阴沉着脸。
“这个杨老头,还真是不嫌事多。”赵王朱高燧小声而言,他嘀咕着。
“是啊,这个老不死的。”汉王朱高煦冷哼一声。
赵王朱高燧回过头来,他那一双明亮的眼眸之中,爆出了一抹寒芒。
赵王朱高燧盯着杨士奇,露出了一抹凶光。
皇上朱棣有些为难。
“还请皇上下旨,开仓放粮,救济难民。老臣愿意前往赈灾第一线,和这些难免同吃同住,共同渡过这个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