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交替,又是一年桐花盛开时,基隆客家桐花祭在灵泉寺热闹展开。
每年农历春末初夏,是台湾油桐花盛开的季节。油桐树下,落英缤纷,美丽、洁白的油桐花宛若飘雪,因此油桐花被美誉为“五月雪”。而此时枝繁叶茂的油桐林,更是楚楚风韵,由此不能不让人产生诸多美妙无穷的遐想,在炎炎的初夏,在人们心烦夏燥之初,有那么一场一场的、洁白无暇的、晶莹剔透的、沁人心脾的雪花,在和煦温柔的轻风中飘摇、飞舞,在人们皓渺的心海里悠悠然然、飞飞扬扬、飘飘洒洒。此时此刻是何等的令人沉醉、令人向往,此情此景更让人心弛神往、心旷神怡。
追述历史,油桐树在台湾原本默默无闻,只是到了清康熙年间,大量闽粤客家人渡海入台,垦荒耕地,大量种植烤烟、油桐树等,才是默默无闻的油桐树与樟脑树并称为台湾种植业的三大支柱产业。随着油桐树种植业的发展,带动了与台湾客家人密切相关的油桐加工业,同时形成了油桐树分布区域也既客家人聚居区的神奇现象。因此,油桐花自然而然地与客家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最后成为台湾客家人的一种精神象征。
在“客家桐花祭”的季节里,人们在油桐树下吟诗作画,在油桐树林“踏雪”赏花,登高远眺如雪的桐花点缀于枝头林间的极致美景,在傍晚时分从一簇簇、一丛丛的桐花丛中观赏晶莹闪烁的萤火虫之光,去桐花客庄做木屐、捉泥鳅、捡田螺、品美食、檑茶、购物……
桐花的美丽芳香,使现代很多喜欢诗词者会自己不自觉的想起宋代林学家、诗人陈翥的一首叫《西山桐十咏:桐花》的诗:
“吾有西山桐,桐盛茂其花。香心自蝶恋,缥缈带无涯。白者含秀色,粲如凝瑶华。紫者吐芳英,烂若舒朝霞。素奈亦足拟,红杏宁相加。世但贵丹药,夭艳资骄著。歌管绕庭槛,翫赏成矜夸。倘或求美材,为尔长所嗟。”
“阿姨,我要吃桐花糕。”
“阿姨,我要吃桐花饼。”
连续半个多月芬芳的桐花香让人流连忘返,使灵泉寺每日人流接踵。人们在此不仅能享受浪漫的桐花洗礼,还能品尝桐花饼及桐花糕的幽香。米华抱着思荣,阿海兄妹左右相伴,他们一起陶醉、一起嬉戏在花香之中。
半个多月的基隆“客家桐花祭”,米华日不错影,只有在桐花祭举办时,也是阿海和阿霞最高兴的时候,因为他们可以每天与米华一起徜徉在花海之中。望着阿海、阿霞,手捧桐花陶醉的样子,米华却心不在焉,眼神游离在人流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