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落英缤纷的爸爸
发表时间:2010-11-
前言:注册5天后,终于积分达到500分,此贴算本号第一贴,请各位道友支持。谢谢。
生命不息,吹水不止,将吹水进行到底,一不留神就吹得了洪水滔天……,将凡人书评区活跃度攀到第一。
看《凡人》吹水发贴如今已成为众多饭粒们的归宿。
如果没有饭粒,如果没订阅,如果没有投票,如果没打赏,《凡人》会怎样,忘语会怎样,起点又将会怎样?
吹水、灌水、发贴、回复,饭粒们或是畅所欲言,或是胡八道。吹水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能够那么火暴,一方面忘语笔下天马行空,天花乱坠,令饭粒们击节称叹,感动涕零,拍案而起;另一方饭粒们全是非实名。
弱弱地问一句:饭粒们有多少是实名的呢?
饭粒们似乎全是“蒙面大汉”或“蒙面女郎”的样子。
这突然让我想起了另一类人——歹徒。
歹徒作案大多喜欢蒙面,不仅怕熟人认出,对生人也会蒙面,明作案者心虚,他不以为这是件正义的事情,因为做了见不得人的事而蒙面。
饭粒们不要骂我哈,我也是匿名,我也不是歹徒。
饭粒们的匿名与歹徒蒙面的性质截然不同,饭粒们进入网络之前是社会生活中的人,都有自己工作和生活,但当进入网络之后可能就是一个虚拟空间的人,网名或是艺术化、或是嘻皮化的。吹水发贴可能是他个人的内心抒写,也可能是故作姿态,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有必要遮掩一下。
不论是真情流露还是故意作秀,在书评区里吹水,让饭粒们有了畅想、发泄、腹诽。甚至我有点羡慕那些肆意吹水的人,可以在书评空间抒发情感、捭阖,评语多元、立体,有的理性、有的粗粝。
我喜欢这种来源于非生活化这种吹水化,喜欢这种言语是粗暴的,逻辑是混乱的,道理是片面的,因为这些东西是在生活中只有吵骂或打架中才会遇到类似的语境。
我以前喜欢在网络上与聊天,后来来到凡人书评区后,发现吹水与聊天还是不太一样,聊天基本上是的隐蔽性,私聊的多,对象更多是众,吹水的对象则是大众,特别是凡人区内5万多道友。
于是我在2010年11月4日在起点中注册,试着写了一篇《韩立为什么不好色?》,兴冲冲来到书评区准备发贴,没想到积分不到500,干着急了一回。后来求救又黄又瘦道代发,没想到居然加了“精”。
于是我就理解了饭粒们在发表他们的“作品”之后,就开始期盼回帖加精奖钻的心情。
于是我更佩服那些吹水后即便门前冷落,荒草丛生,也不会落荒而逃的饭粒们,失败会让他们变得更加执著。
吹水自然成为一种化,饭粒们者也就有了高下之分。粉丝有么幼儿、学之分;有见习、学徒之分;有硕士、盟主的荣誉;吹水也会有优秀书评员、加精或顶置之别。让那些有思想、有见地、有学功底的吹水者还是能够在书评脱颖而出的。
有一个事实很有趣,互联网的出现,进一步加速了武侠、修仙等通俗的传播。在武侠界,金庸的成为经典,而金庸的学地位则急剧上升,不仅做了北京大学的教授,还做了浙江大学学院的院长。在仙侠界,忘语处女作且未完本的《凡人修仙传》更是成为第五种新派代表之一(参见百度百科——仙侠)。
我不知道忘语是否最后成为仙侠宗师,或成为什么名誉教授、顾问之类的,也不知道忘语若干年后,其作品能否在中国通俗坛上登堂入室,或被堂而皇之被正宗大学认同,但我知道忘语得到了饭粒们的认同,将成为通俗的“富翁”。因为饭粒们会抬高仙侠和忘语的地位,就如同互联网抬高了武侠和金庸的地位一样。
或许有的道友会认为我不应该把忘语与金庸相比,其实,我确实希望忘语成为第二位金庸,也更想武侠、仙侠是成人们的童话、茶品或快餐后,在现代生活中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
张艺谋、陈凯歌、姜电影在自我东方化方面可谓煞费苦心,多次进军好莱坞,但最多也就是当个提名奖而已,但李安《卧虎藏龙》一举获奥斯卡奖。功夫片这一招不仅投西方人的口味,更是几乎现代人都有这通病。
周星驰一部被新人类奉为经典的《大话西游》,从头至尾也离不开打打斗斗的功夫。后来张艺谋和姜分别营造武打片,在国际影坛继李安之后再来一次中国武侠热。
如果那一天《凡人修仙传》继网游之后,又搬上银屏,忘语会怎样呢?我们拭目以待。
在高科技发展可以登月的今天,人们反而更欣赏虚幻漂渺另类世界的英雄或非英雄化的英雄们,何故?
这与武侠或仙侠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有关。
武侠是什么?武侠便是功夫高强、武艺出众的侠客。武侠便是描写这群人的命运故事。
仙侠是什么?仙侠便是修真、修仙,一道求道,长生不老,剑仙高来高去,驭剑腾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