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资深的神经外科专家,又是凌若山病案的专家组成员,加上对于凌家还特别的在意,事实上鲍容瑹对于自己病人的状况是非常了解的。
在他看来,处于深度昏迷已达十年之久的凌若山要想醒来,除非是发生了奇迹。在北京医院高干特护病房的这十年里,除了很好地维持住病人的基本生命体征外,从病情上来,凌若山并没有什么任何的起色,更不要谈什么苏醒的迹象了。
虽然凌若水每天都会拉着弟弟的手,一边按摩,一边话,哪怕是晚上都会嘱咐看护刘嫂播放以前他们的录影视频或者是凌若山喜欢的音乐啊什么的。这么长时间的坚持,也常常令鲍容瑹这个自诩是见惯了生死的局外人为之深深地感动,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一切还都仅仅是没有进一步的恶化,勉强保持了原状而已。
前一段时间,他听凌若水联系了中科院下属的一个什么新科技研究所,是打算要采用什么神经全息新技术来试试,看能不能唤醒凌若山的自主意识来。鲍容瑹特意上网查了资料,也私下里托了相熟的朋友打听,却愣是没摸出个所以然来。这让他本来想以行家的身份给予凌若水“最中肯”的建议的打算完全落空了。
心里话,鲍容瑹并不相信那些所谓的新科技,也许“子虚乌有”有些太过极端,可是没有在国际上发表过的被承认的论做理论指导,没有任何实际的临床数据做为实践检验标准,任何光环耀目字眼吓人的“新技术”和微博上那些以抓人眼球为目地的标题党没啥区别。
作为一个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学科研工作人员,鲍容瑹对于这些东西是有着很强的鉴别能力和预防能力的。到底,如今打着中科院某某研究所最新成果的招牌,在外面四处招摇撞骗的事儿那可是多了去了,数不胜数啊。
当然,作为一个对病人心理学有过专门研究的医生,鲍容瑹也完全明白病人以及其家属,在面临绝望的时候,那种异乎寻常的心理状态。通常在那种时候下,别是名头很堂皇欺骗性很强冠之以这个那个的新技术,哪怕就是扔上一根稻草,只要是在包装上随便贴上个“即刻救命”的标签,也会被人牢牢的拽住,当成是能生死人肉白骨的灵丹妙法。
鲍容瑹亲眼见过很多这样的病例。有些肿瘤晚期的病人,三天两头跑来向医生打听这个研究所最新研究的,那个科学院隆重推广的所谓“特效药”,“靶向药”,那往往都是些一针下去就是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东西啊。而事实上,很多时候那些所谓的已经挽救了多少多少人生命的“神药”根本就不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