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浙廉访使到任,火速查访乐天,又去府衙查看,最后又去了两浙路提刑司,然后……然后就没了动静,再然后的一段时间内朝廷也没有拿出个明确法。 ( .. )
一时间不论是杭州府衙还是杭州府的百姓俱被吊起了胃口,乐大人何去何从成了所有人茶余饭后、街谈巷议的话题。这乐大人上任以来没有派过苛捐杂税也更没征过徭伇,案子断的也很清明,所以钱塘百姓对于乐大人还是很有念想的。
时间过得久了,关于乐大人话题百姓们渐渐感到平淡乏味下来。杭州城的百姓还是很有分析力的,武松活崩乱跳的出现在杭州城,意味乐大人平安无事,用不了多久就会署理县衙事务。
“似看山不喜平,画如交友须求淡。”
县衙里,闲来无事乐大人吟念清袁枚的句子,突然间乐大人心有所悟,这一段时间自己太平静了,以至于平静的钱塘百姓快把自己淡忘了,自己只想着在朝廷里刷声望,在地方也要刷存在感啊!
刷存在感也是要些手段与方法的,而且还要懂得掌控节奏,乐大人左思右想了一番,才将手下人打发到街上酒肆茶楼,散布着关于自己各种版本的流言。
杭州城的百姓实在太关心乐大人的去向了,这些版本的流言乍一出现,立时再次流传出来。
“蔡相公本就与乐县尊有怨,怎么能放过这么一个整治乐大人机会,估计正想着办法怎么处置乐大人呢!”
“武提辖活着,就明证据是假的,这样推断乐大人早就该无罪官复原职了,迟迟不见乐大人署理事务,想来是朝中有人故意给乐大人使绊子……”
“王知府与乐大人不合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这王知府又是蔡相公的党羽,那所谓的买凶密信便是无中生有的捏造这物,这会不定又想着什么法的陷害乐大人!”
“当年左司谏陈瓘陈大人那般清正的官,都被蔡相公在官家面前进谗言贬谪到了岭南,直至现在不得还乡,乐大人怕是更危险了……”
……
因为征税一事,原本余杭县的百姓十分厌恶乐大人,但经历过乐大人坐冤狱,与知晓余杭富商胡岩山鼓动钱塘商贾士绅搬离钱塘一事后,对乐大人也不是那么厌恶了。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前任杭州知府蔡鋆暴政虐民,能与蔡鋆做对的人,一定是位不畏强|暴的好官;再者试问哪个官员若是遇到似胡员外那样拆台的事情,不想着办法反制,甚至有人为乐大人的手段叫起好来。
两浙帅府、提刑司、漕司、仓司这些衙门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