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正繁白员外、王佐王员外率先站了出来,开口便是捐资一万贯钱,紧接着仁和县、临安县的李员外、张员外、许员外也是纷纷表态捐资一万贯。
听到这个消息,杭州府的官员一阵愕然,王佐身为乐大人半个岳父,出资一万贯有替自家女婿刷政绩之意,倒也在情理之中,这白员外是抽什么风?仁和、临安两县的李员外、张员外三人俱不是钱塘县籍,又来凑什么热闹?
钱塘县本地的一众商贾本来还打着看热闹的态度观望,看到这般状况也不好意思再继续装聋做哑,只好捏着鼻子认捐,虽然数目不大,一番下来再加上县衙的库钱,这修堤的费用倒也凑齐了。
官场上从不缺明白人,身为两浙路置制使的陈建陈大人更是明白人中的明白人,立时便知道为何这白员外四人会慷慨解囊了,心中猜个八|九不离十,这四人便是乐天给自己名单上杭州府中的漏网之鱼。同时心中也在感叹,这位乐大人为了刷政绩往上爬可谓不遗余力,己经将天时、地利、人和,凡是能够动用的条件全部利用了起来,
要知道乐大人从来不是一个安份的人,刷政绩己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花样更是百出,就在这七万贯钱刚刚凑齐之际,先是写了几块牌匾命人吹吹打打的送到了几位员外家里,随即又在县衙门前又贴出两张告示。
第一张告示无非是用来打酱油的,用来表彰本地士绅踊跃捐献的,看不看都没什么意思;第二张告示可就有些意味深长了,上面清楚的写着日后修堤时,每笔钱财的用处明细去向都会一一写在县衙门前的告示上,让钱塘百姓看个明明白白,用乐大人的话来这叫财务公开,有让百姓监督之意。
在这个时代,政|府财务公开是不可想像之事,使得两浙路官场一阵哗然,似乐大人这般财务公开,日后这些人还怎么捞取灰色收入。
然而乐大人此举,莫是钱塘百姓,便是那些原本捏着鼻子认捐的钱塘士绅商贾,也不由的为乐大人叫了声好,又道天下官员若都如乐大人这般,大宋何愁不国富民强。
然而令钱塘百姓惊喜,又令两浙路官员瞠目结舌的事情一桩接着一桩。只见又过了一日,县衙门前再次贴了一张告示,前面冠以《神童诗》三字,其意如下:
天子重英豪,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须勤学,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 别人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