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斌点了点头,感动地说道:“露露,我们想到一块去了。行啊!等咱们的孩子出生后,你能走动的时候,就筹办吧。最好,暂时能挂靠在教会里。
这样的学校,更安全些。你也不要出名出面,组织一个校董会,再由校董会聘请教育界的精英来教育那些可怜的孩子。而且,联络的商家越多,学校的财力就越强,遇到为难的问题,也有人和你一起分担。
到时,我也会回到上海来,陪你一起联络商界人士,筹措更多的经费来办学。”
刘露露闻言,侧目而视赵斌,骤然停下了脚步,泪光盈盈,动情地说道:“老赵,你真这么想的?你不是为了讨好我吧?”
赵斌也停下脚步,侧身搂住刘露露,说道:“你的肚子都这么大了,我还要讨好你呀?再说,你收容难民的孩子来上学,那是支持抗战。
我能不高兴吗?不过,我的性格,你也知道,我好强,我要办什么事情,就想办最好的。
所以,我才提出联络一些商界精英,合作办学,这样,才能有雄厚的财力,更最好的学校。
将来,我们的孩子,也到自己办的学校念书,起一种示范作用,效应作用。”
刘露露闻言,激动无比,感动无比,落泪了。
她抱着赵斌的腰,哽咽难言。
老辛见状,急忙移开话题,说道:“少夫人,听说令弟在泰兴洋行工作,还娶了一个洋媳妇,咱们去看看他,好吗?”
刘露露分开赵斌,连声说道:“对,对对对,就在往东方向四川路口的泰兴洋行。
我弟弟有出息了,当上副经理了。呵呵,不过,现在不能打扰他工作。
在洋人的公司里,管理是很严格的。只能等周未。平时,弟弟和他的洋媳妇都很忙。只有在晚上的时候,才能相聚,才能见面。”
她的思绪被转移了,高兴起来,如数家珍一般。
赵斌笑了,刘花却很感慨自己几兄妹不在同一个城市里。众人于是又劝慰刘花,然后一起去首饰大商行,为刘花补购婚礼的戒指、项链、手镯,还为老辛夫妇购置了很多新衣服,光是试穿衣服,就花费了大半天时间。
不知不觉,天色将晚,众人接上刘父刘母,一起去万国饭店吃饭,祝贺老辛和刘花佳偶天成、白头偕老。
190年3月初,刘露露生下一对龙凤胎。
赵斌直接就给儿子取名赵龙,给女儿取名赵凤。
他陪着刘露露过着温馨的生产后的休假生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