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中午,几个中学老同学在古镇铁桥茶馆碰头,加我一共五人:除王中外,还有个肖兵,也是教师,在城里教书,喜欢摆弄乐器,靠举办校外音乐培训班发了点财;兰代国,初中成绩不怎么样,后来补习考入大学,进了政府当公务员,此时有个科员官职什么的;另外有个苏打骨,高高的个子,羞涩少言,当初在学校里与我最合得来,多年不见,也不知如今他在干什么。
坐在茶馆里相互寒暄一阵,王中摆出一副东道主的样子,要我选一家最好的餐馆吃饭,我选了家老馆子,靠近渡口,位置较为偏僻,不过用料实在,口味最好。
步行到码头,走进老馆子,酒菜备齐,王中首先举杯,过去在班上,我曾经是最有分量的人,此时他仿佛成了班长,高声致祝酒词,我们几个唯唯诺诺,站起来一起碰杯。
祝酒词过后,王中继续掌握了酒局的话语权,首先回忆我们的学生时代,他着重提到我成绩太顶尖,曾经被同学们成为双脑袋,然后又极其自贱的皱着眉头自己过去在学校里成绩如何如何糟糕,到今天后悔也来不及了,假如当初认真读书,如今肯定不会混成这个样子。
听出弦外之音,我笑着道:哎,中别提了,过去班上数我成绩最好,你成绩最差,现在呢,你有车有房,而我却在学校里拿点死工资过日子,我们的境遇跟书读得多少没多大关系哦。
王与我碰了杯应道:林伟别了,钱挣得再多,生意哪天垮就哪天垮,你们拿国家工资的,有保障嘛。
王依次敬酒,当地人叫做打一圈,言语和姿态都彰显着自己是个有钱人。
我和肖兵在中学里相处时间也较多,过去他是个乐呵呵的少年,胸无城府,不过多年不见,也不知他到底有何变化,此人五官端正,身材算是有些魁梧,而且皮肤很白,用当地人的话,人长得比较嫩气,此时仍然如此,三十几了,看起来还像二十几的人,不过,我看得出,他明显是整了容的,皮肤甚至显得比少年时代更嫩更白,一个音乐教师,有必要吗?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王中敬酒时话语中的主题是自己有钱,轮到肖兵,依次敬酒后,他终于打开了话匣子,他话时有个习惯,那就是反反复复的“我”、“我”、“我”,听得出他生活在以“我”为中心的世界里,充满着虚妄和意淫,他首先提到,“我”办校外培训班,赚了不少钱,收入远远超过工资本身,“我”在城里不仅有电梯房,还购置了一个商业铺面用以收年租,他还给出了一种某个层面比较流行的法,那就是人生在世,该及时行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