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肚子越来越大,意味着我们即将组成一个三口之家。
过去流行一句话,叫做人生的路越走越窄,事实上也许如此,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可供选择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不得不摈弃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踏上一条大多数人都走的、比较现实的道路,我认为这并非是一种悲哀,像宇宙之中的所有事物一样,不光是人,所有生命都有个从混沌走向有序的过程,换一种法,路越走越窄,也并非一件坏事。
也就是,做梦的年龄是美好的,没有梦的年龄同样也是美好的,就看你怎么看待自己的生命过程。
在即将成为父亲之前,我才慢慢改变了对人生的一些看法,过去的许多理想、梦想、幻想,都显得不切实际和缥缈虚无,能获得巨大成功的人,在这个社会上毕竟是极少数,尽管我智商较高,激情四射,却因为自由散漫的性格,因为来自普通的家庭,还因为没有合适的机遇,注定这辈子只能做个老百姓,干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来,于是我心态有所改变,耐心等待孩子的降生,决心把家好好经营下去。
当地医疗条件很差,许多女人生孩子都找当地接生婆,更没什么产前检查,临产期跟踪监查等等,自然,许多孩子和孕妇会面临意想不到的危险。
孩子降生前,许多街坊邻居曾建议我们去当地卫生院找熟人,做个检查,看看到底是男是女,我和刘玉芳都一笑置之。
从十八岁开始教书,到此时我已经是教龄十三年的老教师了,潜意识里更喜欢女生,因为她们大多数都乖巧听话,于是,我暗暗希望刘玉芳能生个女儿。
不过,父母,特别是父亲,可不这么想,我是独子,都希望刘玉芳生个男孩来传宗接代。
日子一天天过去,临产期一天天迫近。
所在县份位置较为偏远,而所在乡镇又是县里最为偏远的,医疗条件很差,很多女人生孩子根本不上医院,找个接生婆了事,条件好一点的就上乡卫生院,家庭条件更好一点的就去二十公里外的区镇医院。
在农民街,我们的家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过家里有父母的退休工资支持,省城的姐姐和远在广东的妹妹很关心我,为刘玉芳生孩子,分别寄来一些钱,于是决定去区镇医院。
区镇周围十来万人口,稍大的手术或疑难病症,乡卫生院不敢接手,都朝区镇医院转院,可是这家医院却极其简陋,门诊楼就是一座六七十年代建造的三层楼房,低矮狭窄,每天容纳很多病人,都是附近农民,不懂得排队挂号,谁的力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