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过年的,大家一起兴奋兴奋,也没人怪责什么,不过贾政端着大舅子的架子,总让人感到有些恶心,索性林如海不想和他计较,只拉着贾赦聊着自己回京之后官场收集到的官场上的种种变更。
这恰正是令贾政心闷气短的禁忌话题,惋惜的是,人家两个聊的尽兴,完整不搭理一旁的他。
贾政只好一杯接着一杯地自己灌酒,好在是素酒,实在也醉不了人的。
看到了贾政的这副样子,林如海私下摇摇头,这样的二舅兄,也不怪岳父生前不为他谋划。
傍晚,贾敏和林如海这才离开了荣国府,回林家往了。
这是贾家最安静萧索的一个年,少了那些喧嚣,让一向爱热烈的史氏很是有些不习惯,不过贾赦却是享受着这样的安静,干脆地打发了几个孩子成日地陪着史氏,自己闲在书房,或者是和张氏一起往库房盘点一下自己的好东西,这个是要留给闺女的,那个是要留给老大的,这些都会是老二的,总之他还不仅仅是说说,反倒是兴趣勃勃地拉着张氏写了册子,标注了出来。
代善很是精明地和留给了贾赦一个困难,他没有分家,也吩咐了贾赦,要照顾好老二一家子,当然假如老二不作逝世的话这辈子兄弟俩都不得分家。
假如过火的话,贾赦只每年分给二房两千两的生活开销即可,至于再别的,他一句话都没说,信任老大有分寸的。
固然贾赦也挺想将贾政给赶出往的,可是想想父亲的一片苦心,叹了口吻,罢了,也只能持续忍耐着了,假如贾政不寻衅自己的极限的话,他是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来的。
贾赦张氏夫妇折腾的是他们自己的小库房,至于府库么,到底多少年都没有理会过了,要清算起来也是个大元勋,这大过年还是少折腾,等到过完年了再说。
张氏深认为然,况且收拾府库,定然要和婆婆涌现争执,大过年的闹的不像话,这又何必呢?
当然,这下子她也算是懂得到丈夫的私房到底有多丰富了,先老太太也真是偏心,竟是将所有的私房都直接给了夫君,而不是儿子,也怪不得婆婆对着先老太太有意见了。
不过想想这些东西日后都是自己的三个孩子的,张氏顿时又美满了。
不过张氏又哪里知道,这不过是一小部分呢,贾赦的祖母为了大孙子,考虑的简直不要太周全,她也没有外家族人的要顾缠,也没有儿子闺女的要操心,只养育了这么一个孙子,自然是要将所有的好东西都交到孙子手上了。
纵然自己的赦儿是个不上进的又如何?有了这些东西,几辈子人的花销都够了。
赦儿固然不上进,可子孙后代总会有上进能干的,总会有振兴家族之人,所以这些东西便是她老人家留给子孙后代的一点儿子底蕴了reads();刺客公主冷王爷。
惋惜的是,老人家的这份儿周全却是没有人猜得透,所以白白地嗯辜负了!
好在贾赦有了重来的机会,他感到自己现在做的不错,祖母若是知道了,定然是欣慰的。
折腾了库房这么一通,几个孩子从大到小地各自都有收获,这其中甚至还包含贾政的庶女二姑娘,贾赦也送了好些姑外家的首饰啊玩意儿的给她。
当然,元春那儿送的更多,嫡庶这种事情上,贾赦还是拎得清的,并未因着贾政偏疼庶女就对着二姑娘另眼相待。
即便如此,这些好东西也足够让周氏母女感谢的了,周氏从泥潭中爬出来,能进进国公府,这是她的福气,对于丈夫她看的很明确,从不将盼看寄托在男人身上,她这辈子最大的盼看就是闺女能平顺一辈子,显然能指靠的永远都不会是丈夫,哪怕是珠哥儿都要比自己的枕边人有担负。
所以周氏生的大姑娘也会给弟弟做荷包,打络子这些的来维系情绪,固然贾珠从来都不用,不过她却让自家姑娘一直送,没停过,她能看的出来,珠哥儿是个心软的孩子。
不提周氏的这些算计,过来三四月之后,贾敏和林如海筹备南下了,他们也该回往筹备出孝仪式了,烧三周年的纸,这些事情也该早早地筹备起来了,总不能等到时候了再手忙脚乱吧。
林家要南下,贾母一百个不乐意,可也知道嫁出往的闺女泼出往的水,她拦不住人家,吩咐了张氏为贾敏筹备了很多的东西,吃的用的,都是贾敏平日里能用上的。
贾敏也感叹母亲的一片慈心,谢过了大嫂的操心之后,能带上的带着南下,不能带着的放到林家老宅的库房里。
送走了贾敏之后,史氏脸色恹恹地,好些日子都提不起精力来,贾珠也从后院搬往了前面的院子,住在贾瑚的隔壁,除了筹备院子和摆设之外,剩下的卧具衣裳这些的都是王氏这个亲娘一手料理的,当然还有贾珠身边伺候的也都是她安排的。
这是人家做母亲的该做的,贾赦也省得操心了,由着王氏往折腾了。
张氏就更不操心了,贾琏会走路了,如今正是磨人的时候呢,她还哪里有多少的时间往操心贾珠呢?左右也不是没爹没娘的孩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