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群峰竞秀,站在云渺宫中四顾,山峰间的树叶,茫茫绿意间悄然泛出浓浓秋意。一夜秋雨过后,片片残叶悠悠飘落,自阴暗的山林深处,有阵阵野兽的吼啸声传出,啸声在峰谷间久久回荡,平空添了几许空旷荒凉。
日上三竿时,云渺宫小院中,高恩华正在树下、凝神修炼太阿剑,太阿剑古朴修长,每一次挥舞,剑刃上威严沧桑的气息,四处弥漫。
司马雪道:
“道长大叔,太阿剑如何哦?”
高恩华收剑而立,淡淡一笑,说道:
“太阿剑乃威道之剑,一直伴于帝侧,千年以来,嗜血无数,剑上的凶戾杀戮之念甚重,朝夕之间,确是难以炼化。”
院门外、脚步声响,卫氏双姝联袂而至,卫子怡手中捧着两件粗布道袍。
“秋风萧索,寒意逼人,这两件道袍送与道长与公主,先试试是否合身?”
司马雪雀跃欢叫,抢过道袍,跑进屋内。高恩华问道:
“阳道友返回药杞山后,可有消息传来?”
卫子姬抢答道:
“高道长,江南传来一个天大的消息;朝廷强征‘乐属’充军,与天师道发生冲突,天师道中人攻陷江南的上虞县与山阴县,杀了当朝县令,又纵火焚城,现在据说已然退至海外,不知所踪。”
卫子怡道:
“上虞县与山阴县均属会稽郡管辖,距药杞山相去不远,不知阳道友是否受其所累,引起官军剿杀。”
高恩华问道:
“天师道不是素来仗义行侠么,如何会突然纵火焚城,消息属实吗?”
卫子怡道:
“天师道乃传承数百年巨宗大派,教中信众数十万之众,天南地北人员复杂,良莠不齐。孙恩初登师君之位,如果约束不力,属众纵火焚城也非不无可能。”
高恩华道:
“天师道势力遍布朝野,信徒数十万,若正面与朝廷为敌,定会引动天下浮生大劫。”
屋中青衫飘动,司马雪奔至院中,转了个圈儿,笑道:
“卫姐姐,你做的道袍极为合身,呆在云渺宫中许久了,我们一起去益州城中转转可好?”
卫子怡道:
“公主妹妹有所不知,近日云渺宫外的山峰要道,出现一些不明身份人士窥视,待宫中派出人手巡查,对方马上踪影皆无,现在若冒然出宫游玩,怕又要受伏。”
卫子姬怒道:
“此事必然是恒少捣的鬼,下流胚一直贼心不死,想报复我们。”
高恩华沉吟道:
“恒少极喜卖弄小聪明,以前总因机缘巧合、次次搬石头砸自已的脚,他背后有恒氏一族庞大势力在支持,我们确不能小觑了他。”
......
数日后、子夜时分,云渺宫外突然声音嘈杂,火光映红了半边天,隐约间,有法器道道光华闪华闪烁。
云渺宫负责警戒的弟子,迅速报知千机夫人;一伙不明身份的修士,突袭云渺宫别院,人数众多,偷袭者使用的武器竟是不咸山胡修的破云箭!
云渺宫别院位于青城山北坳中,修真界蜀地众多无宗无派的散修,均在此挂单。
高恩华与卫氏双姝赶到时,别院中熊熊大火仍在燃烧,映得山坳中一片通明,残烟四处弥漫,一片狼藉,未死的伤者,在地上挣扎,惨嚎彼此起伏,两面的山峰冷漠萧索,隐在黑暗中默默凝立。
一个挺拔的身影,慢慢从黑暗中走了过来,正是阿呆,火光闪烁间,衣衫上血渍斑斑,来到三人面前,伸出手掌,掌中一支银箭,在火光辉映下,熠熠闪亮,直接递给卫子姬。
卫子姬接着银箭仔细查看,只见箭头锋锐无比,带有倒钩,箭杆两边附有槽沟,槽沟中污黑的血渍,发出刺鼻的腥味。
“这是不咸山的‘破云箭’吗?偷袭别院的、竟然是胡修,不是恒少派来的。”
阿呆楞楞的看了看卫子姬两眼,目光精芒闪亮,也不知想些什么,转身轻轻的又折进黑暗中。
卫子姬望着阿呆的背影,提声道:
“喂!你受伤没有,高道长在此。”
卫子怡道:
“阿呆目光清澈,剑法独具一路,应当不是聋哑之辈,他一定有什么秘密,而不肯说话。”
高恩华淡淡一笑,说道:
“现在不急着猜测阿呆的身世,先灭火、救治伤员,然后禀报千机夫人。”
别院侧方一处高峰上,夜黑如墨,秋风呼啸着从峰峦间掠过,咆哮如怒。一伙人、静静的站在峰顶,俯瞰着云渺宫别院中熊熊火光,好似欣赏一道美景盛宴。
为首两人中,一人嘎嘎笑道:
“本少妙计赛孔明,云渺宫贱婢们全蒙了,抓破脑袋她们也猜不透‘破云箭’从何而来。”
另外一名女子,冷冷“哼”了一声,说道:
“不咸山替你背了黑锅,恒少、你费这么多周折有何用意?调动‘墨甲卫’大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