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被捧在手心儿里长大的
爹华老实在战乱年代被鬼子抓壮丁,抓到了煤矿,强迫他挖煤那是九死一生,后来被路军救出来后,那就成了铁杆的拥护者,为此拿起了枪投入了轰轰烈烈的抗战
解放后因功负伤复员回家务农,每个月有抚恤金拿
娘年菊瑛不是梨树沟本地人,家在江浙一带,当年常常利用年龄小不大受人注意的优势,与哥哥一起负责为红军站岗、放哨、传递消息数年下来,那一带一提起他们家,远远近近的人对他们支持红军的事情几乎无人不晓
给红军洗衣、做饭、打草鞋,做军鞋、做军衣、交公粮、照料伤病员,年菊瑛把这些事看得比自己家里的事更重要
就是人人都知晓,后来家被国民党给烧了,哥哥被抓了壮丁,从此失去消息什么都没了,她把心一横,孤身一人的她则北上辗转找到了组织,后来则嫁给了加入路军的爹
在梨树沟安家落户,成为村妇救会的主任,负责组织村民开展支前活动送给养、纳鞋底、钉扣子、埋地雷……多次被评为支前模范
解放后,爹担任大队会计,娘是清河镇现在应该叫向阳公社的妇联委员,梨树沟的妇女主任,有工资拿的,虽然不多,但却有福利
在梨树沟华老实家那是根正苗红的红色家庭,响当当的人物,没人敢惹的
尤其华姓在梨树沟是大姓,七连扯的都是本家亲戚在农村,这就意味着人多力量大,不会像单门独户的人家容易被欺负
&*&
华老实和年菊瑛年轻的时候一个跟着队伍打游击,一个支前,转战大半个国,所以见识自是不一般,知道知识的重要性
生养了五个孩子,却只活下来三个,所以大哥、二哥的名字取意松鹤延年
大哥华鹤年初毕业,梨树沟队生产小队长之一与大嫂何秀娥育有三个儿子,三个侄子华承进o岁,华承晔7岁,华承泽3岁
二哥华松年考上了大学,第二军医大,毕业后在离这里不太远的省军区医院里的担任外科大夫,与二嫂柳金枝育有一个儿子华承志5岁,现在肚子里还揣着一个
而华珺瑶今年十岁,她也想像二哥一样,考大学,跳出农门高毕业,正巧赶上那场运动,唯一的机会没有了
由于大男子主义父亲的高压政策被拘在家里所以轰轰烈烈的大串联没能参加,是她一辈子的遗憾!没有机会上大学了,复课后成了向阳公社小学的小学教员
在这个家里,华老实那就是皇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