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看过《山河谱》,她的兄长并不觉得让一个女孩儿看这样的奇闻异秩有何不妥当。 托他们与柳家的私交,黛玉手上甚至有柳湘茹尚未完成的那几章文稿——自然是他哥哥誊抄的。只是有一章,字迹虽与哥哥的十分相同,只是每逢转笔就更锋利些,不似林沫的圆润内敛。她面上一红,也不知该如何评价,只好字迹誊写了那几页纸,将原稿藏进了箱子里。
柳湘茹这样的人,常以檄文抒志、以杂谈明勇,他因身体所限,未能游遍大好河山,然而一本《山河谱》,却写得详细严谨,不见往日豪迈的文风,只如同一个娓娓道来的长者,许是考据花了他太多的功夫,素来提笔成文的柳郎,也没能写完这书。
黛玉知道自己纵然是提笔完成了,只怕也是见不得世人的文稿。但又如何?哪怕只有那么一两个人见到了,这样一本书也不当是残缺的。
王嬷嬷有些犯愁,同紫鹃道:“容家的聘礼都来了,日子都定下了,姑娘怎么一点都不着急?”她知道大爷大奶奶疼姑娘,不过新媳妇入门规矩总多,容家也不是什么随便的人家,黛玉到了他们家,难道还只如现在一般,写字看书,不管他事?
紫鹃倒是不急:“嬷嬷愁什么?姑娘现如今身份不一样呢。”便就不是公主,连荣国府的二姑娘都能在容家过得好好的,可见容太太也是个好处的。
王嬷嬷叹了口气:“要我说你们年纪小,是真不知道这些事儿。姑娘家凭她有天大本事,到了婆家,跟自己娘家也不一样啊,当然有婆婆好处,有婆婆不好处,再好处的婆婆,哪比的上自家娘家人!你不看看那府上的琏二奶奶,多精明能干的人,他们府上老太太算宠着她吧,你看她愿意跟自己婶子还是跟老太太呢!”
春纤听了,噗嗤一声笑了起来:“嬷嬷心疼姑娘,自然这么说,只是嬷嬷又不是没见过容太太,横竖是个慈善人。她不是过一阵子就要去容老爷到任上去?难道你还担心二姑娘这个做嫂子的会为难我们姑娘?”她是荣国府里头出来的丫鬟,说话做事倒也干脆。
紫鹃却道:“你们急什么呢。”她乐滋滋地想,姑娘从昨儿起,就是公主了,若是婆家人真待她不好,自有宗人府等管束着,嬷嬷实在是杞人忧天。
只是乐了两天,却又有些忧心。静娴提醒黛玉,她若是想给丫鬟们提女官,倒不如趁着进宫和皇后提一提:“不然皇后娘娘万一心血来潮,赏她身边的人给你带去,只怕驸马爷不习惯。”黛玉却道:“还是罢了,平白的出头不好。”
“这算什么出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