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
公元前150年,朝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太子刘荣因母策划谋反被废,念其并无谋反之心,遂改立为临江王。其母栗妃娘娘因策划谋反,削其封号,打入冷宫,赐予一丈红。一时间,原本支持太子一派的党羽人心惶惶,都害怕引火上身。
皇宫金殿上
“皇上驾到……”一个尖锐高亢的声音响起,众群臣纷纷起身跪拜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景帝走近对窦太后拜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嗯,皇帝不用多礼”窦太后说道。
景帝走到龙椅旁威严霸气地坐下,才说道:“众卿平身。”随后又说道:“今日有何事启奏?”
“启禀皇上,原太子刘荣因谋反一事被废,现太子之位空缺,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望皇上早日选定太子人选,以固我大汉之根本。”窦太后一党许昌说道。
窦太后见自己的人主动站出来提立太子之事,满意地笑了笑。
“哦,那依许大人之见,该立谁为太子呢?”景帝淡淡地问道。
“回禀皇上,河间王刘德德才兼备,心怀民众,乃太子之最佳人选。”河间王刘德,乃栗妃第二子,此人性情温和,擅长于诗词歌赋的著作,不喜政治,爱行走于山水之间,因此并没有因为谋反之事受到牵连。原本窦太后是想立梁王刘武为皇储,但这有违大汉自古以来的祖训,不好明目张胆地提出来,又想到刘德好控制,遂就打算先拥立刘德为太子,等其继位后,再起废之心,然后改立刘武为皇帝。许昌心知窦太后心思,遂对景帝推荐道。
景帝似笑非笑地看着许昌,心知许昌是窦后党羽,岂会不明了这是窦太后之意,但是自己又怎么会遂了他们的心思,随后将目光看向自己这边的人。
卫绾是景帝的幕僚,见景帝看向自己,心知景帝中意的是胶东王刘彘,于是上前对景帝道:“皇上微臣以为胶东王刘彘聪慧过人,遇事沉着冷静,实乃太子之最佳人选。”
许昌一听卫绾对自己的意见提出反驳,立即又反驳道:“卫大人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河间王担当不起太子重任吗?”
“许大人误会了,我只是认为胶东王更适合当太子而已。”卫绾不卑不吭地说道。
“哼,笑话,胶东王不过才七岁的小娃,论见识,他没有河间王长,比他长五岁的河间王怎会不如他?”许昌狂妄地说道。
正当僵持不下的时候,一个大臣站出来,劝和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