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个白面馍馍,一个多月下来,也凑得几吊钱,搭了一条船,前往闽清去也。
没想到,还未进入福建地界,这几吊钱也都用完了。以前家境阔绰之时,在本地也有几个好友亲朋,如今进城找人接济,府外家丁奴仆不是说“主人住客去了”,便是说“上京会友”,正应了古人的那句话: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白玉蟾乃是有骨气的人,哪里能看这等脸色,再加上吃了一年的苦也未访到半个神仙,心中越想越苦,越想越悲,来到城西门外的一条护城河中,打算投河自尽。
正要往河里一纵,落得一身干净,却听背后有人喊道:“兀那少年,千万莫要跳河”
白玉蟾回头望去,只见说话之人乃是个商人打扮,年纪三十来岁,长得端正,不觉心中一叹,立住脚步。
那人瞅了片刻后说道:“你不是在那街市中摆写字摊的葛先生前文说到白玉蟾本名姓葛吧你年纪轻轻,写得一手好字,必是明理之人,为何要寻此短见”
白玉蟾道:“这位大哥你也不必多问,这阳世之中已无我寸许立足之地,我此番是非死不可的。”
那人道:“葛先生,你有何为难之事不妨与我谈谈”
白玉蟾见那人面色诚恳,自己也是一时气闷,绝非真的决心求死,当下一犹豫,问道:“敢问大哥高姓大名”
那人道:“在下李乐,就在这城中居住。我在你摆摊的对面开了一间酒楼,经月下来,所以认得先生。”
白玉蟾便报上姓名,说出自己投河的原因。
李乐摇头叹息道:“葛先生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你有手有脚,哪里不能做事何必如此轻生来来来,你先同我去酒楼吃点酒菜,我帮你出个主意。”
白玉蟾与李乐来到酒楼,酒足饭饱后,李乐称自己的账房先生三日后便要回乡去了,问白玉蟾肯不肯留下来帮他这白玉蟾风餐露宿了一年,如今有这等好事,哪里还不应承,当下将一个劲儿的捣头磕蒜,谢过李乐的仗义相助。
李乐笑道:“你也别谢我。你出力,我给钱,咱俩两不相欠。”
于是,白玉蟾便在李乐这里住下了,又过了大半个月,一日傍晚,白玉蟾闲着无事,便想去城外河边的醉云楼看看日落,吃吃河鲜。酒足饭饱后已是半夜,回来时黑灯瞎火,不经意间脚下一拌,伸手拿起一件事物来。
对着月光一瞧,却是两匹绸缎,上面印有“临安府锦绣绸店”几个字。
白玉蟾心想,这东西是临安府的,也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