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万物萌苏,在阵阵暖风的吹拂下,山野间的小草纷纷探出头,苦熬了一冬的鸟儿在空中欢快的鸣叫着追逐着,田地里,几个农人正在辛劳的耕作。
“爷爷,爷爷,看我抓到了什么。”一个梳着朝天辫的稚童高高扬着一只小,磕磕绊绊的跑向田间的一个老农。
老农直起身,用捶打着酸麻的后腰,看到孙子跑来,干枯、愁苦的脸上现出慈祥的笑容,一连声道:“慢些慢些,别摔了,别摔了。”
稚童刚跑到老农身边,还未及张开小,远处忽然传来一声惊呼,老农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老妇就踉跄着朝他们这里边跑边喊:“官兵来了,官兵来了!”
稚童耳聪目明,指着远处飘扬而来的旗帜兴奋的说:“爷爷,爷爷,快看快看,是大队人马,阿爹来了,我要去找爹爹!”说着就要朝那边跑,小孩子尚不晓得兵灾之害,只知道阿爹被征入伍,看见大队官兵就想当然的认为爹爹必在其中。
老农急忙一把抓住他,连农具也不顾了,抱着孙子快步向村子跑,稚童用力挣扎着放声大哭,“我要爹爹,放下我,我要去找爹爹,我要爹爹……”
“小宝不哭,那是……那是康国的军队,是来打咱们的,爹爹不在那里。”老农不堪其负的喘着粗气,脚步踉踉跄跄,边跑边惊慌的回头望。
这时一个健壮的农妇跑上来,顺接过稚童,对老农道:“鲁伯,把小宝给我!”
老农感激的对她点点头,稚童不哭了,伏在农妇肩头,两只泪眼仍不甘的望着远处的军马,期盼着能找寻到爹爹的身影。
村庄在望,农妇回头看了一眼,对气喘吁吁的老农道:“咱们不是刚与康国结盟了吗,怎么好好的又打起来了,这日子真没发过了,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老农停下来回过头喘息着盯着远方的扬尘,愤恨道:“都是畜生,诸侯征伐妄动干戈已属不义,春种时节起兵违天悖理,唉,先祖遗训无人遵从了。”
“还先祖呢,当今天子尚在,谁又肯听他的了?!古法圣训早就没人当回事了,鲁伯,还是赶快躲起来吧,保命要紧。”一个毛头小子说着飞快的跑进了村庄。
鲁伯对着他的背影瞪起了眼,随即长长叹了口气,从妇人中接过稚童,一边走一边慨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