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然要出使赵国的想法一经提出立时遭到了苏平疆等人的一致反对,苏平疆都要召御医给他把脉了,这不是疯了是什么?
君臣几个在内殿足足争论了两个多时辰,道理大家都明白了,可还是难以接受让他去冒险。
时间宝贵,贺然心里火急火燎,最后他也急了,扬言苏评价不发国书他就算以私人身份也要去定阳,明天无论如何也要启程。苏平疆急的想把他押起来,最后还是苏戈权衡利害,与竹音共同解劝,苏平疆万般无奈之下才勉强同意了。
赵国边关守将一接到送来文书眼睛都直了。易师带队出使?!这还了得?!二话不说的派出八百里加急快报急报定阳,然后急急的出关相迎。贺然一路毫不耽搁快马加鞭赶到了定阳。
看到边报,赵慜也有点傻了,这太让人匪夷所思了,贺然这是想干什么?!他紧急召来荆湅等人问计,初闻这消息大家都愣住了,继而有觉得事情要麻烦而咧嘴的,也有看出会而兴奋击掌的。
听大家议论了一会,荆湅开言道:“贺军师既然敢来,那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了,各位大人所言的扣押甚或一杀了之……,呵呵,荆湅能体会几位大人的心情,可常言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何况尚在交好的两国呢?这种失信天下的事做来得不偿失。加之易国尚有时郎,我想那时郎之才不在贺军师之下,没有了贺军师,易国兵锋仍利,他们自立国以来一直在打仗,军队都是百战之师,本就锐不可当,若再携复仇激愤倾巢而动,呵呵,荆湅虽不惧也有把握击败他们,可我们现在兵力有限且将士疲顿不堪,若想取胜绝非轻而易举之事,甚至我们都得做好迁都的准备。这场恶仗打下来,得益的只能是顺国,还得盼望康国那边别生什么变化,否则我们将有大难了,想来实在是太过凶险了,这仗打不得。”
说到这里,他看到有人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就接着道:“我说这些可绝非危言耸听,各位大人都清楚贺军师在易国的威望,也该知道易王跟他的情义,尤其让我担心的是,三军上下视其如神明,荆湅是掌兵之人,深知将士性情,贺军师在我们这里若出了什么事,易王还别说不战,就是宣战稍迟恐怕都会引起各路将士的兵谏,易国初立,可以说是贺军师一扶植起来的,不像其他国家那样内部有各方势力相互制衡,所以我们要动贺军师,就必要承担这场恶战。”
赵慜听了荆湅的话,心里有些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