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然摇头道:“你这计策很好了,在白宫博面前耍别的花招也沒用,这样稳扎稳打打就算他明知咱们的意图也无可奈何,全交给你了,明年春季我让大王在顺国王城为你庆功。”
肩负着如此重任时郎可无心说笑,看着他道:“这份辛劳我担下了,但你不能什么都不管的躲清闲,还是要把丑话说在前面,如果此仗不顺,你不能怪我,我就这么点本事。”
贺然不耐烦的挥道:“行了行了,这些话以后不用再说了,我还是那句话,你打不好的仗我更打不好,开战前我來平城坐镇,绝不躲懒。”
“那就好,趁这段日子无事你好好享乐吧,算來也沒多少天了。”
贺然眼睛望着墙上的地理图,所有所思的问道:“你说,我们吞并了顺国,差不多有千里之地了,可否保百年之安。”
时郎含笑摇头,
“那再取了赵国的三川之地呢。”
时郎看着他好奇道:“这个问題你该比我清楚,怎么來问我。”
贺然一本正经道:“我就是想听听你怎么看。”
时郎微微一笑道:“我不知你要考校我什么,不过能否保百年之安岂能单以幅员几何而论,许多因素都能影响国运衰昌。”
“可说到底最终还是归结在兵力强弱上,地广则民多,民多则兵强。”贺然较上了真,
时郎不想他真要就这个问題跟自己辩论,无奈只得打起精神道:“你这是怎么了,昔日唐国,地三千里,带甲十余万,雄视天下,可在夷河一战中唐侯因骄慢轻敌,中了赵国名将龙羊的连环计,龙羊以一万之兵大破唐国八万雄师,斩首五万余,经此一役,唐国一蹶不振,之后不到十年而亡,你所说的兵强固然重要,但还得内有明主外有良将才行,这个道理何用我说,你辅佐易国打的顺国龟缩一隅,各中感受该比谁都清楚。”
“你就是保国的大贤啊,我之所以只谈兵不谈将,正是因为有你啊。”
时郎自嘲的一笑,道:“你太看得起我了,当此兵家辈出之世,谁敢夸口能保国百年,你这神奇军师或有此本事,可让我对战墨琚、翁良、荆湅等人,我可是沒什么胜算的,谁又能知以后不会再出比他们更胜的人才呢,我看出來了,你这是想着择归隐呢,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