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四章 不是昨天安排的那几个人(1/2)

作者:怎么了东东
下午,在县城的一个社区召开扶贫对象座谈会。那社区的地点是一个旧楼屋,党校的同学早就到了,一听到张建中他们的车,就从楼屋里走出来,跟在他身边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青人,张建中想,这社区的主任真够年青的。经同学介绍,他才知道,那年青人是社区的民政干事。

那年青人很腼腆,红着脸说:“主任他们都出去了。”

同学也说:“刚好发生了点急事,主任带着社区的干部赶着去处理了。”

张建中还想,这事一定很急,且也严重,否则,不会就剩一个民政干事应付他们的事。虽然,张建中算不上官,但社区这个庙更小,就是王主任到社区来也属大驾光临。

旧楼屋的光线很暗,大白天还亮着灯。干事把张建中他们引进一个类似会议室的房间,就见好几个人已经坐在里面了。先是感觉房间很小,会议桌很大,大很四周只剩走路的空间了,再就见那几个参加座谈会的扶贫对象穿得很破烂,衣服补丁打补丁,一个比一个干瘦如柴。干事介绍他们时,张建中心里有一种不想跟他们握的拒绝感。

坐下来时,张建中听见助理悄声问干事:“怎么是这几个人?”

言下之意好像原来安排的不是这几个人。

干事也悄声说:“社区主任说,扶贫对象就是要有一副贫穷相。”

同学便笑着对张建中说:“扶贫对象嘛!太滋润,观众也不相信。”

张建中不客气地说:“至少,也不要那么吓人吧?”

干事说:“领导定的,我也作不了主。”

张建中对同学说:“你是不是和主任沟通一下?”

同学便问干事,知不知道主任上哪去了?在什么地方可以跟他联系上?干事说,他去处理一例超生户,可能要派出所吧!

这边小声议论着,记者们见社区主任不在,也议论起来。

有人说:“哪有这么不配合的?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单位?一个小社区,也摆这么大的架子。”

有人说:“没时间就算了,又不是就这一个典型,还担心找不到采访对象?”

有人附和:“就是,就是。”

王主任仿佛不想搞得太僵,即使这是一个小社区,也做了许多前期准备工作,怎么好说换就换呢?

他对大家说:“主任的确是有其他事,计生工作也很重要。大家配合一下,我们抓紧一点,缩短采访时间。”

张建中也说:“先和扶贫对象谈谈吧!”

不谈还好,一谈,那几个扶贫对象却答非所问。

张建中问:“你们接受政府的扶贫有多长时间了?”

他们连连摇头,说:“还没有,说是说了一段时间了,才没见政府兑现。”

王主任以为他们没听明白,问得更具体:“社区是不是总给你们送些米啊油的?”

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有人说:“我没有,不知他们有没有?”

其他人又摇头。

张建中有一种很不妙的感觉。

电台记者问:“你们参加这次座谈会,想说些什么呢?”

报社记者怂恿道:“你们大胆说,有什么说什么。”

上午,在城区书记办公室,他们显得懒洋洋,这会儿,却非常专注,把一直合着的采访记也打开了。摄影记者也没等把三角架架好,就把设备扛在肩上,女主持总嫌干电池重,这会儿,也挎在肩上跟在摄影记者身边。

女主持问:“能说说你们参加这种座谈会的目的吗?”

她是拿着麦克风说的,说完,就把麦克风往坐在对方桌的几个扶贫对象前送。他们更没见过那玩意,便互相推让?

报社记者说:“你们放心,我们会如实报道的。”

就有一个大胆的人接过麦克风,由于太用劲,差点把线扯断了,忙就趴在会议桌上,弯腰前倾,说:“我们希望政府不要只是说得好听,更要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扶贫的好处。”

摄影记者觉得他的姿势太难看,就绕过去,与他只有一米左右的距离,说:“你直起腰,别让人觉得你说这话没底气。”

那人就直起了腰,很抖擞地说:“我们知道,你们是来采访扶贫的,我们就是需要扶贫的对象,社区做了调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奸雄天下 天生暧昧 寻唐 暴君[重生] 第一毒后 重生之锦绣婚程 帝国战神成长计划 奥术神座 农门肥女要逆袭 荡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