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无钥白云关,声在清朝耳目间抱却胸中廊庙具,却来闲看九华山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九华山著名诗僧希坦凭吊滕子京书堂留下的墨宝,滕子京书堂就在青阳地界九华山云外峰半山腰陡崖深谷林木深深,一年云雾缭绕稀有人烟
滕子京书堂既是滕公塟父于此守孝结庐,九年所居之屋,其孝心天地可鉴范仲淹曾赞曰‘公少孤,性至孝,居丧以哀,毁屡致病……
滕子京是青阳人的骄傲,却不期数百年后青阳依然遗犹存,老者虽有‘李杜章在,光焰万丈’却甘愿清贫默默无闻沉没于乡野草民
酒宴很快的摆好,没有山珍海味,只是老者半路用仅存的碎银换来的肉食,外加自家产的蔬菜酒无名酒一种自制米酿,茶虽然是黄石溪名茶,壶里却是在普通不过的黄石溪茶的低等品
老者双手挓挲着不知放哪才好,满脸愧疚,见不到墙上挥洒自如信心满满的主人半天说不出话来,怎么看都不像满腹经纶之人,也没有路上与人搭话的幽默与趣
老者使了很大的劲才说出;“三位公子请坐,请坐,实在有点寒酸,怎耐天色已晚城门已关,有钱也花不出去,公子们担待”
老者不是撒谎之人,说到有钱也花不出去时脸色发红小不点同情的看着老者,他好像看到了秀秀的俺爹,家中无炊米,赊肉待远来的乡人好客
众人坐下开始喝酒吃菜,很时间并未见到老者的夫人,小不点心里清楚一定是去邻里筹措银两了
小不点见气氛有点尴尬问道;“老人家,家中就是三口人吗”?
老者叹了一口气说;“原本七口之家,清秀有俩哥一姐大女儿嫁到湖州,路途遥远三两年能回来短住数日子八年前就不在了,老朽念儿媳年纪轻轻又无子嗣守寡不易,一纸休书放生了,让她另寻生路”
老者不在讲,清书却不知高低问道;“老人家,怎不见您的次子”?
老者一仰脖喝下杯中酒,半晌叹了一口气说;“次子采很好,乡试高中,四年前进京一直未归”
秋剑问道;“这四年就没有过家信吗”?
老者又道;“池州有一同去的子,因病开考前就回来了,送来一封家书从此音信渺无亦不知流落到哪里,在不在世都很难说老伴在旁公子切莫提起,以免勾起老伴伤心”
小不点问道;“老人家,园中砖墙好像后起的,不知为何”
老者道;“祖上原本大户,几代秀才,老朽幼时也曾高中,恩师曾经举荐,怎耐对方要银数千,家中虽有却不愿趋炎附势传到老朽手中因勤于书画,疏于管理被人掏空,次子求无以为继,只好典当房屋筹措路费,公子不问羞于出口”
老者的夫人回来一脸笑意,为客人续茶斟酒殷勤不怠老者的兴致也高了起来,小不点知道老者已意识到夫人是意满而归,小不点心里又是暗暗地叹了一口气死要面子活受罪,呜呼哀哉,这窟窿何时才能堵上
老者对夫人说;“让清秀来拜谢三位公子”
三位公子急忙阻止却已不及,女人虽然小脚走去却是很快
须臾夫人领着清秀进了客厅,小不点虽然背对却闻到了淡淡的清香,他知道这是乡下女孩通常自采花粉研磨的粉霜,他看过秀秀也是这么做虽然看不到人,从面对的秋剑脸上的错愕也知道女孩是经过精心打扮
夫人手里提溜着蒲团,小不点知道那是要做什么用的
小不点站起对老者说道;“老人家,能不能听晚辈说句话”?
老者急忙道;“公子快快请坐下,有话但说无妨”
小不点说;“晚辈与老人家相比可谓胸无点墨,却也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晚辈三人都是人生父母养的,懂得浅显的古训虽然与老人家萍水相逢,释手相助是伸张老者不可欺,幼者不可辱的正义如受大礼悖逆了晚辈们的初衷,望老人家切不可实之”
老者略一沉思说;“公子言之有理,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公子们是做大事之人,那就让清秀给各位道个万福”
不好推辞,女孩脸有羞涩是闭月羞花,玉手环握轻舒柳身,莺莲轻移在每个公子身侧道过万福
小不点在回礼时曾经眼光瞬间扫过,女孩已换过服装却依然是一身素布,只是颜色浅的旧衣脸上抹了淡淡的脂粉,除了头上细细的一枚银簪,身上并无其它的金银挂物
女孩的美天生丽质犹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诸暨的浣纱江畔山青水绿孕育出一代美女浣纱女西施苏轼曾用西施的美丽赞扬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清通江的翠绿清澈又繁衍出一位佳丽,不知若干年后会不会又有一位诗人,用清秀去歌颂大好河山
小不点发现自己已经心猿意马,急忙整襟危坐转移话题,和老者探讨起琴棋书画老者一改先前的畏畏缩缩,谈吐儒雅潇洒自如二人从吴道子谈到李白,从颜真卿扯出陶渊明,清书和秋剑也时不时火中添薪,四人谈古论今不一而足侃侃而谈
老者惊叹道;“听公子谈论古今人纪事,若不是亲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