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一连串的口令下达,预备役二营五连连长黄锦辉凝视着整齐列队的连队,足足有三分钟没有开口,而是威严地扫视着自己的百余名部下。
这个办法是他从老连长那里学来的,当时他站在队列中甚至不敢迎接连长的目光。现在他也当上了连长,有样学样,将老领导的法子学了过来。
果然,他从连队那些新兵们的眼神中看到了对他的敬畏。
二营及三营比不得一营,不仅老兵比例低,而且每营只有三个连,武器方面也有差距,比如重枪,一营每连有两挺,合计八挺。但二营及三营的部队每个连只有一挺重关枪。
这是他接任五连连长后的第三次全连紧急集合。
白魏子弟黄锦辉在西沽之战中尚是老四连一名新兵,在与德军的肉搏中与战友配合刺死三名德军,刺伤两名。立下战功。战后受到了龙谦的亲自表彰,被提升为班长。两年时光,黄锦辉由班长而排长,由排长而副连长。七天前从第二标副连长位子上调入预备役担任了连长,虽然升了半格,但并不快乐,总觉得预备役部队低人一等,但就紧急集合的速度和质量告诉他,这支被隐藏在根据地深处的部队并非虚架子。
部队的素质从紧急集合上基本可以展现出来。
“弟兄们,王司令接龙司令命令,命令我营全营开拔,全副武装,由费县北上,经泰安、济南直奔武定府。全程六百里,限我营六天赶到。我连是营的先头连,能不能按期完成行军,就看我们连了。大家有信心没有?”
“有!”雷鸣般的回答。
黄锦辉满意地点点头。这一套是蒙山军的传统,一般部队长在宣布任务后都会问上一句。而那些淳朴的士兵根本不管任务是什么,扯着嗓子用尽全身力气回答一声“有”!
“好,大家有信心,这很好。”黄锦辉在队列前踱着步,“告诉大家一个消息,这一次去武定府,不是打仗,而是保卫河防。哪条河?黄河!今年的雨水多,咱们这儿都感觉到了,据说山东省的北面,就是武定府那一带,雨下的更大。黄河是条害河,万一决了口子,遭殃的百姓就多了!”
武定府在哪里,黄锦辉也是在随营军校念书时才晓得的,面前的一百多位士兵,七成不知道,九成九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