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终于沉不住气对身边的老叟道:“平老,将那把剑取来。”
平老一呆,用疑问的语气说:“丞相确定吗,那可是先帝赐给您的剑。您一直将它看的很重,从来舍不得用,一直带在身边,万一损坏了怎么办?”
孔明叹息道:“剑铸出来就是要用的,放在匣中却不示人,那就是一块废铁。如果这把剑真的损坏了,也只是它寿数将近,我想先帝一定能理解我这么做的。”
平老从一名汉军手中接过一个剑匣,取出一口雕饰精良的宝剑,主人显然很重视它,擦拭的纤尘不染。
此时荆云因为武器损坏,被邓艾抓住机会刺出数道剑伤,也亏荆云反应快,不然就不是受伤而是失去胳膊甚至是命了。
邓艾一剑刺向荆云的面目,荆云仓促用断剑抵挡,却被他一剑挑飞断剑。眼看着长剑要将自己劈为两半,荆云一咬牙,上前一步躬下身子,双手向上一合,来了一招传说中的空手接白刃!
看着头顶上的剑刃,荆云感觉心都跳到嗓子眼了。邓艾也没想到荆云能来这么一招,抽回剑身想再补一剑时,却被荆云一个翻滚逃得一条性命。
荆云没了武器只得朝本阵逃去,本阵的平老突然丢过一把剑,“荆小友,这是先帝赐给丞相的剑,好生珍重!”
荆云上前几步一把接过,还未等仔细打量一番,邓艾已经攻过来了。
荆云猛的回身拔剑,剑身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夺目的光芒,邓艾的眼睛被闪烁到了,下意识的闭上双眼,用剑护住自己后退两步。
趁着这个功夫,荆云连忙与邓艾拉开到距离,这才能稍稍喘口气。
荆云仔细打量手中宝剑,剑身上刻着“章武”二字,蜀主八剑,原来真的存在啊。
据传刘备入蜀后用金牛山的铁矿,铸造八把宝剑,各长三尺六寸,刘备自己佩带一把,其它七把宝剑分别赏赐给诸葛亮、刘禅、梁王理、鲁王永、关羽、张飞、赵云。
这八把宝剑上的文字全是诸葛亮亲自书写,赐给诸葛亮的就是这把章武剑,后来被李师古所获,又名师古剑,这八把宝剑合称“蜀主八剑”。
荆云抚摸剑身,其刃宽厚,古朴,剑身不似别的宝剑透骨生寒,反而有些温润如玉,就像孔明本人一般。平时藏匿锋芒,一旦被阳光照耀就会发出夺目之光,令人不敢直视。
荆云有些感动,这是丞相的爱剑,丞相却将它赠给了自己。
孔明不是武者,很少使用它,这把剑根本就没有蕴养过,只不过是比普通的宝剑质地要高一些。
谁都不能保证它会不会像之前荆云从魏军缴获的那把剑一样‘寿终正寝’,可以说孔明是冒了很大风险的。
一旦章武剑损坏了,孔明表面不会说些什么,心里肯定会很自责内疚,因此平老赠剑前才会说出那番话。
荆云握紧章武剑,这把以刘备年号为名的剑,既寄托着孔明与先帝的君臣之情,还有孔明对荆云的关心与信任。
荆云扭了扭僵硬的脖子,孔明都这么看重自己,怎么能让他失望呢!
荆云走上几步,一脚踢起断剑,左手反握断剑,右手持章武剑,摆开架势
邓艾眯缝着眼,双剑流,在华夏武术史中绝对是异端,很少有人能用好。
双剑流对自身的心性,双手配合度以及熟练度要求都很高,毕竟一心不可二用,双手跟不上心中所想,动作就会产生偏差不协调,浑身破绽。
荆云认为,以自己目前的实力与邓艾相比还是差上一截。只能兵行险着,一旦让邓艾熟悉了自己的招式,必败无疑。
一剑长一剑短,长有长的好处,短有短的灵活。章武剑的长度可以保护自己在合适的范围攻击到邓艾,而邓艾一旦近身自己或自己靠近邓艾时,可以利用断剑的灵活对其造成更大的威胁。
一攻一防,一主一辅,攻防兼备,相辅相成。
章武剑和邓艾的剑交织在一起,左手断剑则平擦着剑身划向邓艾握剑的手,邓艾不敢用血肉之躯硬接,竟被打的连连后退。
在荆云身上,孔明似乎看到先主的影子,嘴中呢喃道:“真的很像呢。”
当年刘备就是靠着自创的顾应法,重创了不少剑道高手。
顾应法的精髓就是双武配合,一心二用,一人如同两人。左右开弓,令敌人手忙脚乱顾此失彼,伺机寻找敌人破绽,一击必杀。
荆云的剑法略显生疏,但足见其天赋之高,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少年英豪锋芒毕露。
平老身为剑圣中期高手自然能看到更多,除了双剑流让他眼前一亮,荆云的挥剑动作招式还有一丝春秋刀法的影子。
大开大合,浑厚沉重,攻则疾如闪电迅捷如雷,一剑劈下去邓艾抵挡的手臂都不由得颤抖。
应该是魏延教授他的,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学以致用,这武道天赋不是一般的高。
只可惜,用错了武器,关羽的春秋刀法适用于重武器。荆云拿着一把剑用出这样的招式虽然威力很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