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还是微不可察的轻抚,云还是高挂天空的悠哉。
商贩、行人在城中引起熙熙攘攘的热闹。
代州城外,几骑飞奔的官兵,他们身后有马蹄扬起的尘烟,手中拿着令旗,一跑近城门就大喊:“军报!急报!”
城门守门的官兵看到奔行的战马还疑惑,到底是什么人敢肆无顾忌的纵马奔行,当听到战报时,他们还愣了一愣。幸好一个老兵模样的士卒连忙给几名送报的骑兵开出了一条路让他们进城。
拿着令旗的骑兵奔行没有减速,穿过闹市,留下了街道上惊愕、恼骂和心有余悸的百姓。
杨业治家如治军,传令兵一进杨府就被告知杨业正在演武场里面。
演武场中,几名青年正用手中的长棍比斗。
不管不顾的传令兵们急匆匆的走进演武场中,对着坐在一旁的杨业跪下大声道:“燕云军报!”传令兵的话一出演武场中众人就开始交头接耳,英武的杨业见状皱了皱眉,不失威严的瞪了一眼众人,对传令兵道:“快。”
传令兵没有迟疑,张嘴就道:“辽阳兵马突入居庸关,燕云已然失守大半。”
原本正在演武场中比斗的一个拿着长棍的青年闻言急道:“爹,辽阳要打来了?”杨业闻言脸上有惊愕一闪而逝,右手微微握了握拳,脸色凝重的点了一下头道:“知道了。”
杨业对面有几个相貌相似的男子并排站立,他们互望了一眼,比较稳重的男子就迈出一步,对杨业道:“父亲,孩儿觉得应该速速点兵前去雁门关守关。”
拿着长棍的青年附和道:“大哥得对,咱们快点出兵吧。”站在他旁边同样拿长棍的青年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角。
杨业沉吟一下,环顾演武场中的儿子们一眼,道:“大郎、二郎听命。”
被点到名,一脸稳重的男子就和他旁边的男子掷地有声的连声称道:“在!”杨业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看着二人道:“命你二人即刻点兵千人随老夫火速前去雁门关。”
有点毛躁的拿长棍青年急忙道:“爹,那我们呢?”旁边的的青年有拉了拉他的一脚低声喊道:“七弟,听爹的吩咐。”毛躁青年有点不满嘟囔一声:“六哥”
杨业摇了摇头道:“你们整顿全军随后带军跟上。”
和大浪二郎站一排的几个男子都是脸上一喜,拿着长棍的六郎七郎都欣喜的互望一眼。
得到军报的杨业没有迟疑,对几名儿子下了命令就回到房间,穿起了铠甲。
折赛花,折德扆之女,同样出生在将门世家和杨家是门当户对,十六岁就嫁给了杨业,如今有了七子两女。(七子是杨延平、杨延定、杨延安、杨延辉、杨延德、杨延昭、杨延嗣,两女是杨延琪、杨延瑛。)
和杨业都是老夫老妻了,折赛花见丈夫要回房穿甲,也默不作声的帮起了手。没多久杨业就在夫人的帮助下穿好了铠甲,看着年华不再的夫人,杨业沉吟一声“等我回来”就出门了。
折赛花也没有多言,丈夫出征打仗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虽然心中担心但也不会露在脸上,更不会一些不吉利的话,只是一句:“等你回来。”
偌大的杨府中,杨延平、杨延定二人也是各自和妻子着话穿戴好了铠甲然后出门了。杨府的杨家军早早的到消息,上千人银枪亮甲的等待着主将的到来随后出征。
杨延安、杨延辉、杨延德、杨延昭、杨延嗣五兄弟被安排带领代州大军前往雁门关,上万人的大军出征,粮草、军械每一样事物都需要时间处理,不是出征就能一下子到达雁门关。和杨业所带的千人骑军,有足够的粮草就能奔袭如风。
辽阳两路兵马奔行。
耶律阿保机方面,强劲的兵马花了半天时间,几乎没怎么打居庸关城门就开了,不是居庸关的守将投降,而是他被辽阳安排进去的探子策反他的手下将他绑了。过了居庸关之后,耶律家的兵马就在燕地横行无忌,各城各地有的甚至没有抵抗,让耶律家的兵马越战越勇,攻城越攻越快。
相对耶律家的强攻,完颜家的打法就很慢,虽然推进慢,但是完颜阿骨打要求每攻下一地就占领一地将之牢牢掌控手中,打得稳当异常,就算碰上兵败也能守住攻势,不会让吃下来的再次吐出去。
当杨业带着千骑人马到达雁门关的时候,打下燕云之地根本不飞吹灰之力的耶律大军也离雁门关不远了。
驻扎雁门关的第二天,杨业早早就将探马派了出去,两三个时辰之后,杨业就从探马口中得知,辽阳的兵马已经出现了,上万的人马,有耶律的旗号。
站在城墙上眺望远处杨业没有发现敌人的踪迹出现在视线,一时之间辽阳的兵马还未到,既然有了探马的消息,杨业心中也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思量其中,杨业还是对身边的两个儿子道:“若是分兵出击,你们敢不敢?”
杨延平和杨延定两人心中疑惑,脸上没有多少表情,看了一眼对方然后双双回道:“全凭爹吩咐。”见两个儿子丝毫没有畏惧,杨业沉吟一下便道:“现在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