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有梦和李朴站在无名小山包之上。冯有梦用单筒望远镜观察公主岭方向,冯有梦说:"静乐寺里有人了。奇怪。"李朴:"我看见了,进去了不止一个。门又开了。"冯有梦急忙拉扯李朴,两人绕到土埂之后隐藏。
冯有梦坐到枯草地上,李朴也坐了。冯有梦:"你很平静,一点疑问也没有?"李朴一笑。
冯有梦:"山下五里之外有个镇子就叫静安镇也叫静乐镇。不知镇因寺得名,还是寺名由镇名而来,以前的镇长叫郭松林。郭家指使郭二麻子占据了静安寺之后,在山中开辟了一条隐秘的贩烟路线,那时候这一带的大烟贩子有三个,一个姓马一个姓刘一个姓宋,郭松林是后来居上的那一个。马延年的身份是县警备队副队长,马延年相当于官方买办,刘孟的大舅哥是镇嵩军某团参谋,刘孟相当于军方买办,宋天运是大地主有私人武装,宋天运和绿林多有瓜葛,相当于匪帮的买办。当初众豪杰对郭二麻子的作法不以为然,当地贩烟的都不翻山越岭,过了这山才出了县境有什么意义?但是郭松林拉拢了山那边的王根锁,王根锁强大了,郭松林吸金能力也变得超强。王根锁是个狡黠善变的小军阀,绿林出身追随过陈树藩也追随过阎相文,但是自己表示一直只对刘镇华效忠。静安寺惨案发生之后也许会有一场腥风血雨的江湖较量,不知能够酝酿多久,可后来时局又发生了大变化,刘镇华统辖镇嵩军奔赴河南夺权,而在胡憨之战吃了大败仗,未占据河南一寸还把陕西也丢了,王根锁做为镇嵩军的一只看家狗立刻改换门庭投靠了国民军,马、刘、宋也见风使舵,重金收买王根锁以消弥仇怨,当然郭松林也受了安抚。"
冯有梦,"那晚在静安寺丧身的,还有前去交易的当地的小烟贩子。郭松林身为镇长德高望重,对乡亲们有愧疚也有担当么,信誓旦旦昭冤雪耻。再说王根锁是个多面派,国民军将王根锁调防于荒北,表面上让王根锁'荣归故里'了,王根锁哪会没有不被信任的体会,在家乡迅速经营起旧时的关系网络,沆瀣一气大肆推动烟土经济,必然也使传统的地方势力受到打压。王根锁培植势力的时候,暗里与镇嵩军仍藕断丝连的。刘镇华兵败投奔山西得到了阎锡山的庇护,镇嵩军得以喘息休养,刘孟大舅哥还在镇嵩军里面升官了也。现在时局又突变,张作霖吴佩孚联合进攻国民军了,刘镇华发现有机可乘,马上投靠依附直奉一脉,还被委任为豫陕剿匪总司令,刘镇华率数万镇嵩军先与驻守河南的国民二军作战,国民二军同时还受到直军和晋军的围攻,败局已经注定,刘镇华随时都有进犯陕西的可能。这时的王根锁审时度势哩。扯远了。还说王根锁把持这一带的时候,对于王根锁来说,郭松林是个可以替代的角色,刘孟之流却不是。郭松林渐渐失去了王根锁的关照,还怕在静乐镇丢了威信,郭松林想到了找回面子的办法,办法之一就是制造谣言混淆视听,让这一方百姓怀疑山里的和尚们是凶徒。这谣言伤害不到当地任何一方,也是刘孟之流喜闻乐见的。""静远寺里一直招不来香火,也早就收不来弟子,更是化不来肚肠之缘哦。和尚们在这一方受了彻底的孤立。困顿无助了,我两个师哥一个投了军,一个投了帮会,我呢,你也看到了。咱还有个师弟以后和你说。"
李朴:"一个投军,一个投黑帮,一个做杀手,我是郭松林我也忌惮了。这策略叫什么呀,围魏救赵?关健是不能让郭松林知道啊。招不来小和尚,后继无人了就。诓骗我入伙,指望我能为老和尚们养老送终呀。我要是你,我赖在少林寺就不回来了。"李朴嘻嘻发笑,并无半点忧戚之色。
冯有梦:"可是,我们三个也许过于莽撞,入世太深了,更容易被人想象为歹徒,一旦国民军失势,谁想掌控这一带都得收服民心,办理轰动一时的静安寺血案就能羸得民望,把十个与尘无染的和尚当替罪羊又有何妨呢。也许我杞人忧天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