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乐镇士绅名流齐聚郭府。郭松林的父亲说:"镇嵩军西度黄河攻入潼关了。"静默了一下,众人不置一词。郭父又开言,道:"驱逐陈树藩,驱逐刘镇华,在座各位没有不拥护的。镇嵩军兵败河南,阻击刘镇华入陕,在座各位都是欢欣鼓舞的。现在刘镇华要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了,咱这远离长安的小镇何足为虑,各位不妨袖手远观,毕竟没有刘镇华的一年多也不见得好到了哪儿去。但是呢……,诸位业已知晓,刘孟自领了镇长一职,自诩镇嵩军在陕内应,正在组织义军勤王,各位各位,就这样听之任之么,不怕为静乐镇招来兵祸大患。我倡议,咱们现在就去县公所请愿,请求褫夺刘孟的无妄之举。"
众人又是片刻静默,然后宋天运开口了,道:"老爷子不必义愤填膺嘛,什么镇嵩军国民军的,都比不上咱自个的身家要紧。县里发了通告,令公职人员各伺其职克尽职守,令百姓安分守己,不得煽动生事,刘孟怎能装聋作瞎?要是县里会干涉,只须一纸密告,也许已经有人递上密告了,大张旗鼓地去请愿,分明是要和刘孟起冲突么,刘孟乘势兴起也许还自领县长一职呢。咱就看刘孟翻起什么浪了。天下就是一盘棋,大家都在赌,下注不下注的各随其便吧。这世道昏天暗地的,谁能为谁指出一条明路呢。"
甲汉子和乙汉子结伴上山,山中碰到冯有梦,相互行合十礼,两汉子却称呼冯有梦"东家"。甲汉子:"东家,我二人来求佛祖保佑。"冯有梦笑道:"佛祖在静乐寺。山外大庙小庙随处可见,何等危急连土地爷和观音大士也化解不了,非得佛祖解救?"
甲汉子笑道:"找个借口罢了。正阳镇成立新民团,有枪才让报名,加入就有十块大洋可领,多亏了东家给我的那杆枪。一来表达谢意,二来请教几句忠告。"乙汉子道:"上次bing兵发河南征用了我家一匹骡子,镇上村里一直都没有说法儿,不知道刘督军这次回来,是不是送还我家的骡子来了,因为这个缘份,刘孟刘镇长特许我挣这十块大洋。"哈哈哈笑。
冯有梦:"民团保境安民,光荣得很。忠孝不可两全,舍生而取义也,这忠告中听不中听。"甲汉子道:"不中听不中听。咱壮声势助威风呢,拿枪也是唱戏的架势,吓唬吓唬人,国民军可别在咱身上浪费子弹。"冯有梦:"刚才你说正阳镇,有什么关系。"甲汉子:“我说正阳了吗,口误口误。正阳镇也有豪绅响应,那里设立了分部。我岳父是正阳镇的,一出口说岔了。"笑。两汉子告别离去。
李朴:"怎么叫你东家?"冯有梦:"我贩卖粮食老雇这几个。他们知道咱师哥在军队充职。他们心中有愧也许还有胆怯,自寻宽解吧。"
山中碰到李木匠搜寻木料,李木匠制做烟枪也贩卖高品质的烟枪。冯有梦以为李木匠找石料,冯有梦:"这山里有玉?"李木匠:"有屁。我刨柏木根呢。"冯有梦:"柏木根能加工烟杆还是烟嘴呢。"李木匠:"嗯,你傻的,柏木根炼柏油么。"冯有梦:"看你老有工夫,请你造一个吊桥。"
扯席男领着土匪甲和土匪乙到了静远寺,土匪甲扣门,冯有梦登上梯子在墙头上说:"有、何、贵、干。"土匪甲:"借些粮食。"冯有梦:"无可借之粮。"土匪甲:"买些如何。"冯有梦:"从山下买着岂不方便?俺们从山下买粮,费力气扛到这里就一斤值一两银子了。施主不要没事寻开心。"
三人悻悻而去。李朴惊诧,道:"这个那天明明关在囚车里,真的还没死哦,他是怎么逃掉的。奇了怪了,咱们出现在哪里他们就出现在哪里。还有那个在白家庄租地准备种烟的主儿。"
冯有梦:"王根锁驻防荒北,各种势力重新洗牌,马立川受排挤打击,逃回家乡来了。那个溪云生本是河南商人,依托镇嵩军在陕立足,商易顺风顺水。溪云生建立了一个以豫人为主的帮会叫同兴会,相当于豫军的特务机关。溪云生种烟是真心的,顺水推舟的投资么,然而时局变化快,可能让他改变了化敌为友之策略。"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