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树镇。荒郊野外。
李特派员在窑洞内,面对着一张破席子发呆,这张席子还是冯有梦去年捡回来的。
王景林领着几个汉子进来了。李特派员把汉子们来打量,王景林介绍其中一个,说:"这个小伙子,叫刘昌立,他哥刘昌杰,让镇上的恶霸暗害了,至今找不着尸骨。"又道:"这三个,是王二司令开除了的兵。"
王景林打量那三个曾经的士兵,问:"离开了队伍,怎么生活的。"一个汉子说:"报告长官,我几个本来就是荒北人,回家过日子。如果长官还需要人,雀儿山有我们的弟兄。马把子看守着飞机场呢,我们都恨这个人。"
李特派员说:"不用麻烦雀儿山的弟兄,而且,不能向任何人泄露。我信任你们,还有另外一支人马,在暗中配合。炸飞机是首要的,至于你们和马把子的恩怨,那是在毁了飞机之后。这次行动是同兴会负责的,我只负责监督。首先,各赠二十大洋,各把各自的家中事务安置一下,切勿向家人走漏口风儿,事关家人的安危哩,不论成败,咱可逃,家人往哪里逃避?只要家人不知道、不参与,就不会被连累,明白吗?成功之后,重重有赏。"
王景林回到家里,家人高兴坏了。王景林爹说:"就你一个回来?那几个呢。想方设法的,就是打听不着你们,红枪会已经和县公所约法三章了,凡过去犯下的事儿,大小都既往不咎啦,但是,再要犯下罪过,就得加倍责罚呢。只怕你们不知道,不知道王司令已经原谅了年轻人的冒失,怕你们又惹下什么事端了。"王景林迟疑了一下,道:"千万别信那些哄人的话。镇上的黄家,怎么会放过我们呢。黄家人的阴险,那是出了名儿的坏。我,肯定不会惹是生非了,可是,好歹还得躲上一阵子,姓段的镇长死了,你忘了,别人还没忘呢,听说,黄明泰大老婆伤心欲绝,发誓要把我扒皮抽筋呢。"
老爹吓到了,心惊心跳,颤声道:"那……,你们在外面,怎么……过活?"王景林:"我们在甘肃那边,有时在平凉,有时不在平凉,咱荒北人,在那边做买卖的多哩,边境两边来来往往的马车队,很多主儿也是咱荒北人,当个脚夫就能挣下钱哩。诶,咱家有烟,赶快把都卖掉,烟贵不到哪儿去了,还会大跌。"老爹不心慌了,恼了,道:"胡说八道。一回来就不说吉利话。"王景林:"特别好的货才不会掉价儿,信不信由你。有钱赶快买粮食存粮食,你们难道没听说,马上要发动北伐战争了,南方北方要大打一气儿的。"老爹:"还用北伐打呀,咱陕西就打得欢着哩么。"王景林:"南边囤粮的地主,担心打起来把粮食运不出,急着往北倾销,正便宜哩。"老爹说:"歪理儿,南边人不怕打仗,不需要存粮?"王景林:"我的傻老爹,战场十有**在北方,而且陕西缺粮哩。那些贩子去时贩烟回时贩粮,来回脚儿,所以贩运的成本不高,孔繁锦还庇护贩子们哩。趁着粮不贵……"老爹:"扯的,我就是不懂。去时一担烟,回时百担粮,这怎么能叫来回脚程,我赶过大车的。放羊拾柴,都是营生,我还分得清主次。"王景林:"不懂也罢,我带回的这两百大洋,只许囤粮不许囤烟,不然我就不认你这爹了。"
老爹:"哼,你个狗日的,飞机在天上运呢,没有过境税,所以咱这里的烟,只会贵,哪会便宜,平凉的烟,还倒流到双全县,让飞机飞运哩。"
【2】
秦岭山脉。乾道宫。
周俊杰与刘玉林在凉亭之下饮茶。刘玉林问:"吴新田的代表,去和孔繁锦会谈的怎么样。"周俊杰:"无功而返。早料到的,去了,也只能见到孔繁锦的代表。"
周俊杰说:"吴新田和孔繁锦贵为盟友,所谓'贵',因为有共同本质、共同的利益,准守共同的约定。吴新田是合法的陕南镇守使,如果国民军进犯陕南,孔繁锦就不得不支援吴新田一下了;吴新田兵发关中,而且是去帮刘镇华打仗,孔繁锦就犯不上了,在道义上、情义上都没有帮的必要,何况吴、刘兵力相对国民军,还占到绝对优势。嘿嘿……,现在提出了北伐的口号,吴、刘明显与直奉一个阵营的,孔繁锦心中还想,与吴新田划清界线呢,怎么会去支援吴新田。"
刘玉林:"吴新田有点儿骑虎难下,作茧自缚了。只是,南方提了一下制裁吴新田的口号,禁烟都禁不住,禁粮怎么就禁住了呢。看似,岭南粮荒尤其厉害。"
周俊杰:"粮荒,这是小人物决定的大局势。南方的军饷,也要靠烟税、靠烟的过境税筹集,禁烟从来只是喊在嘴上的。粮食禁运也是随便一说,可是他奶奶的,挑动了民间的愤恨呀,就象岭南人到岭北做个买卖,岭北的民团也要敲诈勒索一下,往陕南贩粮的,在地面上也能碰到类似的情况,所以,从孔繁锦地盘上绕过去,运到荒北,就很安全也老赚钱的。所以,咱把粮食贩到岭南,把烟贩到岭北,来回就都有赚的,哪天也许就倒过来了,又得把烟贩往岭南,再把粮贩往岭北,呵呵呵,咱图眼前之力、眼前之利。北伐呀北伐,谁特么解释一下,北伐不是为了北伐而北伐,用三口小锅熬汤,和用一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